2021-09-03 06:45:53
來源:互聯網
中新網9月2日電 據最高檢網站消息,公益訴訟如何做好“兩法”銜接?專家意見如何使用?生態服務價值損失評估方法如何適用?對這些公益訴訟實踐中的疑點難點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制發第二十九批指導性案例,補充立法不足,細化操作指引,進一步滿足公益訴訟新實踐的需要,突出強化公益訴訟的實踐引領作用。
這批指導性案例共5件,分別是海南省??谑袡z察院訴海南A公司等三被告非法向海洋傾倒建筑垃圾民事公益訴訟案、江蘇省睢寧縣檢察院督促處置危險廢物行政公益訴訟案、河南省檢察院鄭州鐵路運輸分院督促整治違建塘壩危害高鐵運營安全行政公益訴訟案、江西省上饒市檢察院訴張某某等三人故意損毀三清山巨蟒峰民事公益訴訟案、貴州省榕江縣檢察院督促保護傳統村落行政公益訴訟案。
5個案例分別涉及海洋環境保護、固體廢物污染治理、高鐵安全隱患防治、自然遺跡保護、傳統村落保護,既包含對傳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領域的常規辦案,也包括對特殊領域、公眾熟知度不高的辦案領域的積極探索。部分案例還反映了近兩年公益訴訟檢察專項活動的辦案成果,如“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等。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介紹,本次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對現有立法不足進行了補充細化,比如厘清了各級檢察機關辦案時與行政機關銜接過程中常見的疑點難點問題。在“兩法銜接”過程中,行政機關普遍認為在違法行為涉嫌刑事犯罪時,應堅持刑事程序優先,在刑事訴訟程序終結后行政機關方能作出行政處理。但在有關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的公益訴訟案件中,在不影響刑事案件辦理的情況下,檢察機關及時督促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能夠有效避免生態環境損害后果的進一步擴大。此外,案例對辦案過程中跨區劃管轄、與行政機關的協調配合、調查取證、二審出庭、后續跟進監督等加以明確,從不同角度展示了檢察機關參與公益訴訟的程序要求、專業特點和積極效果,突出了代表性和指導性。
“在目前公益訴訟檢察缺乏專門立法的情況下,通過指導性案例對辦案難點、辦案方法、辦案爭議等方面將模糊問題予以明確,是提升辦案科學化、規范化水平的重要途徑。”胡衛列表示。
附:關于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二十九批指導性案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解放軍軍事檢察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
經2021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六十七次會議決定,現將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檢察院訴海南A公司等三被告非法向海洋傾倒建筑垃圾民事公益訴訟案等五件案例(檢例第111-115號)作為第二十九批指導性案例(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主題)發布,供參照適用。
最高人民檢察院
2021年8月19日
海南省??谑腥嗣駲z察院訴海南A公司等三被告非法向海洋傾倒建筑垃圾民事公益訴訟案
(檢例第1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