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2 15:48:46
來源:互聯網
一名14歲青少年上個月因炭疽而死,這是山東省疾控近日發布的消息。記者統計發現,我國今年至少已報告162例炭疽病例、2例死亡。
炭疽是一種叫作炭疽芽胞桿菌的細菌引起的人獸共患性傳染病,以皮膚炭疽最為常見,肺炭疽則能迅速出現昏迷和死亡,死亡率可達90%以上。
感染炭疽的人群多為從事養殖和屠宰牛羊牲畜及販賣相關制品的人群,從事皮毛加工處理職業的人群也可感染炭疽。研究人員稱,混亂的私人牲畜交易,帶來了炭疽暴發的風險。
多地報告炭疽疫情 出現死亡病例
今年,我國已有多省市發現炭疽或疑似炭疽疫情,且發生死亡病例。
據中疾控、山東省疾控、濱州疾控等單位發表的報告Notes from the Field: Two Confirmed Patients of Anthrax —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ugust 2021,山東疾控于今年8月15日報告2名炭疽病例,分別為一名14歲學生和一名35歲男性,學生多次在醫療機構就診,數日后死亡。
據北京市疾控消息,今年8月9日,北京市報告1例外地來京就診肺炭疽病例。病例來自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在當地有牛、羊及其制品接觸史,發病4天后由救護車轉運來京就診。病例在醫院隔離治療。
8月24日,內蒙古通遼市疾控通報,該市近期發現皮膚炭疽疑似病例,且稱今年國內已有18個省份報告炭疽病例。
記者檢索并計算了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月統計數據發現,今年1月至7月,我國總共報告了159例炭疽病例,死亡1例。結合8月份北京、山東確診病例,今年我國至少發現162例炭疽病例、死亡2例。
根據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去年我國報告炭疽224例,死亡0例。
炭疽是一種叫作炭疽芽胞桿菌的細菌引起的人獸共患性傳染病,炭疽主要發生在牛、羊等草食為主的動物身上,通常會很快死亡。人感染炭疽主要包括皮膚炭疽(經皮膚接觸感染)、肺炭疽(經口感染)和腸炭疽(吸入性感染),有時會引起炭疽敗血癥和腦膜炎。其中皮膚炭疽最為常見,可占發病數的95%。
人感染后有何癥狀?
據上述報告文章,14歲學生曾出現發燒、疲勞、干嘔、腹瀉、抽搐、昏迷、破傷風等癥狀,多次就診于村衛生所、醫院,于8月6日死亡。專家初步判斷其為腸炭疽或腦膜炎炭疽。
據了解,不同類型的炭疽,主要表現并不一樣。
皮膚炭疽病變多見于手、上肢、頸和肩等裸露部位,初始癥狀為皮膚上出現不明原因的丘疹或紅斑,類似蚊蟲叮咬狀丘疹,多數有發熱癥狀,然后出現水皰,周圍腫脹,繼而中央壞死形成潰瘍性黑色焦痂,疼痛不明顯,稍有癢感,無膿腫形成,及時治療病死率小于1%。也有少數嚴重病例不形成典型的黑色焦痂,表現為局部大片水腫和壞死,病情發展迅速,病死率高,應該警惕。
腸炭疽可表現為急性腸炎型或急腹癥型。急性腸炎型發病時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急腹癥型患者全身中毒癥狀嚴重,持續性嘔吐及腹瀉,排血水樣便,腹脹、腹痛,常并發敗血癥和感染性休克。如不及時治療,常可導致死亡。
肺炭疽初期為“流感樣”癥狀,表現為低燒,疲乏,全身不適,肌痛,咳嗽,通常持續48小時左右。然后突然發展成一種急性病癥,出現呼吸窘迫、氣急喘鳴、咳嗽、紫紺、咯血等。可迅速出現昏迷和死亡,死亡率可達90%以上。
炭疽可通過抗生素進行有效治療。治療的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進入晚期,特別是出現全身出血癥候時很難救治,任何延誤都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哪些人是炭疽易感人群?
根據山東當地調查,35歲男性患者曾在7月份前往死亡病例家中,屠宰了從陽新縣溫店鎮購買的病牛,買牛者稱,牛于7月初購自吉林省。受訪者表示,屠宰過程中,地面上流著黑色血液,內臟散發出異味。之后,調查人員從病牛身上檢測到了陽性核酸樣本。
據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2019年2起炭疽疫情的調查報告,4人均曾剝皮和食用病死牛。
炭疽患病動物和死亡動物尸體是炭疽的主要傳染源,患病動物的血液、糞尿排泄物、乳汁、病死畜的內臟和骨骼等可含有大量的炭疽芽胞桿菌,人在宰殺、剝食病患動物時,或者接觸了可能被病患動物的血液、排泄物等污染過的物品時,該細菌便可能通過皮膚上的微小傷口進入體內,引起感染。
炭疽還可以經口感染,主要是攝入了含有該菌的污染食物引起的腸炭疽,這多與飲食習慣和食品加工有關,如未經高熱加工處理的風干牛肉等。炭疽還可因吸入污染有炭疽芽胞的塵埃和氣溶膠,引起肺炭疽,這種感染很少見,最常在皮毛加工廠的工人中發生。
感染炭疽的人群多為從事養殖和屠宰牛羊牲畜及販賣相關制品的人群,從事皮毛加工處理職業的人群也可感染炭疽。
炭疽可以人傳人嗎?
據中疾控介紹,炭疽在人和人之間一般不太會像流感或者新冠肺炎那樣傳播。接觸病人被感染的概率極低,偶爾可人傳人。
影響炭疽傳播的因素有哪些?
傳統上,我國的人間炭疽多發生在西部農牧地區,以農、牧民為主。但隨著近年來畜牧業的發展,牲畜交易和流動的增加,或受高溫和洪水等異常氣候因素的影響,在一些地區也開始出現了動物及人間炭疽疫情。
山東炭疽疫情的相關研究中提出,當地人對炭疽病的預防和控制缺乏認識,考慮到他們的經濟負擔和混亂的私人牲畜交易,炭疽暴發的風險相當大。
炭疽的發生也與當地氣候密切相關。在洪水泛濫后或接觸的深層土壤中有大量炭疽芽孢存在時,有可能引發炭疽地方性流行。
據多地疾控提示,預防炭疽,最重要的是不接觸傳染源。發現牛、羊等動物生病或突然死亡,不接觸、不宰殺、不食用、不買賣,立即報告當地畜牧獸醫部門,由該部門進行處理。
有關部門應加強牲畜流通、屠宰環節的檢疫、監管和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從事屠宰和皮毛加工等職業人員應在操作時佩戴口罩和戴手套等相關防護,避免可能的病原菌經皮膚或吸入引起感染。若發現自己或周圍有人出現炭疽的癥狀,應立即報告當地衛生院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并及時就醫,同時協助專業人員收回可疑的動物產品,以免引起傳染源的擴散,造成更多的動物和人感染。
一般群眾很少有接觸到病死牲畜的機會,從正規渠道購買牛羊肉制品,有檢疫和食品安全保障,烹飪時煮熟煮透可放心食用。但不要從街頭小販等非正規渠道購買、處理、食用來源不明的畜肉和下水,更不要去分食已知的病死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