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 15:31:05
來源:互聯網
昨天,中國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啟動大會在京召開,宣布中國正式成為SKA天文臺國際組織成員國,標志著中國參與SKA進入了全新階段。
SKA是由全球多國合資建造和運行的世界最大規模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集大視場、高靈敏度、高分辨率、寬頻率范圍等卓越性能于一身,因接收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而得名。兩個臺址分別位于南非及南部非洲8國、澳大利亞西部的無線電寧靜區域。
據介紹,SKA是下一代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其科學研究目標包括宇宙中第一代發光天體如何形成、脈沖星搜尋和引力理論檢驗、星系形成與演化、暗能量性質、宇宙磁場、引力本質、生命分子與地外文明等,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突破,都將是自然科學的重大變革。我國自2012年起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深度參與SKA的關鍵技術研發、核心設備研制和科學問題研究。2019年,我國作為創始成員國簽署《成立平方公里陣列天文臺公約》。今年4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批準公約。根據公約,自今年6月26日起我國正式成為SKA天文臺成員國,中國參與SKA進入全新階段。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宣讀了公約批準書。他說:“批準書代表了中國對參與SKA國際大科學工程作出的最高承諾,中國將做好參與SKA的各項履約工作。”
大會還提出中國參與SKA科學研究“三步走”戰略:在望遠鏡建成前,科學練兵準備,培養一批陣列式射電望遠鏡觀測技術和數據處理人才;在望遠鏡初步建成的調試期和試用期,在部分優勢方向提出被國際同行接納的SKA項目建議;在望遠鏡正式運行后,能夠領銜SKA部分科學任務,爭取在個別領域形成領跑態勢。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