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企業迎來了增長的機遇 新興市場的本地化挑戰

2021-07-30 09:47:58

來源:志象網

受到疫情持續性影響,2020年整體海外用戶在移動端上活躍度提升,在這條賽道上,出海企業迎來了增長的機遇。2020 年 LGBTQ 交友應用 Blued、中東語音社交平臺 Yalla 先后成功在美上市;BIGO LIVE 和 TikTok 兩款社交娛樂 APP 多次位列中國出海應用月收入 30 強。

進入2021年,出海社交娛樂賽道進入下半場,在海外,泛娛樂出海企業還將迎來哪些機會?未來泛娛樂出海將有哪些新趨勢和難題?5月27日,志象網攜手亞馬遜云科技,與聲網Agora 社交泛娛樂產品負責人王奇、大宇無限COO黃秀蘭、Zenlayer戰略合作伙伴總監楊雪、亞馬遜云科技早期初創生態拓展負責人段小蕾共同探討這些問題。

音視頻互動場景迎新機遇

聲網Agora 社交泛娛樂產品負責人王奇介紹,如互動播客、在線K歌、陪伴社交、游戲語音、互動電商直播在內的不少新場景都在近兩年迎來了增長。

2021年,互動播客迎來了爆發期,越來越多廠商正嘗試接觸這一賽道。在王奇看來,互動播客在原有“耳朵經濟”的基礎上,通過強話題/興趣導向,吸引用戶隨時開啟或參與一次互動交流,降低了互動門檻,提升了用戶參與度、使用頻率及單位時長的信息獲取體驗,增強社區粘性,因而整體發展潛力比較高。同時,在線K歌也迎來了一波新的增長,成為用戶所偏愛的線上娛樂形式。據王奇介紹,前不久聲網Agora 推出了行業首個完整的實時合唱解決方案,實現了端到端64ms超低延時。在實時合唱場景中,64ms延時已經無限接近50ms的最佳理想狀態,在這樣的延時情況下,用戶的實時合唱體驗幾乎從線下“無感知”的搬到了線上,真正實現了高穩定性、高音質、超低延時的實時合唱體驗。

疫情之下,陪伴社交 APP 用量也有所上漲,出現了一些新的玩法和場景,如一起看電影、一起聽歌、一起自習等。2020年,游戲語音也出現了新的玩法,例如,海外Among Us火熱,不少做游戲語音的社交平臺看到了機會,例如荔枝的Tiya就通過匹配Among Us隊友,用戶量帶來高速增長,曾達到 iOS 下載總榜和 Google Play 總榜前50。元宇宙Metaverse也是眾多玩家在探索的新方向。王奇認為,無論元宇宙Metaverse最終形態如何,都需要滿足兩個確定的特性:與現實世界保持實時同步且并發參與不受限制。

而在視頻互動領域,王奇介紹,在海外,視頻互動的玩法還遠不如國內豐富,對于國內已經成熟的場景,比如互動電商直播、視頻相親等,也是出海廠商不錯的選擇。

王奇也在分享中提醒出海廠商,在出海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當地的運營團隊建設及隱私合規政策等問題。

新興市場的本地化挑戰

對中國出海廠商而言,東南亞、南亞、中東、南美、非洲區域都是熱點區域。以往,東南亞、印度等市場都是中國出海企業的首選,但大宇無限COO 黃秀蘭發現,從2020年開始,越來越多出海同行開始關注中東北非和拉美市場。

黃秀蘭認為,中東北非、拉美等新興市場,未來三、五年間,潛力將得到巨大的釋放。新興市場還是價值洼地,對于中國的出海企業,則意味著巨大的機會。

從總體上看,大宇無限COO 黃秀蘭認為,出海賽道的大趨勢未來不會改變,包括電商、游戲和內容社交出海方面,都有著非常大的空間,線上教育、醫療、新消費品及金融科技等未來可期。

從2015年開始,大宇無限開始進入中東北非和拉美市場。黃秀蘭認為,拉美市場有以下一些特點:首先,用戶體量非常大,拉美有四億多西語人口和兩億多葡語人口,與東南亞基本相當,是印度的一半,但人均GDP遠高于印度和東南亞;其次,拉美是移動互聯網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處于移動互聯網爆發期的前夕;第三,文化與需求差異化,有大量未滿足需求可待開發,而且拉美市場的競爭相對比較少。

黃秀蘭也在分享中介紹了大宇無限在中東、北非和拉美市場運營幾年來的本地化經驗。黃秀蘭介紹,大宇無限非常重視用戶調研和用戶體驗,堅持深度本地化:

APP研發Lite理念,符合拉美消費者終端現狀。在中東、北非和拉美這些地區,很多手機用戶仍在使用2G、3G網絡,如果你的App安裝包在1G甚至80兆以上,基本上都很難成功。

通過在巴西墨西哥等地設立本地化運營團隊,確保運營高度本地化。

跟本土內容生態深度結合。這使得大宇無限在當地市場具備了多類型差異化的本地特有強勢內容。

數據合規的挑戰

Zenlayer產品戰略合作和產品營銷總監楊雪也總結,出海企業本地化的核心挑戰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內容應用出海的本地化、用戶體驗的本地化和數據的本地化。

除內容和用戶體驗的本地化外,隨著全球各個區域數據保護立法節奏的加快,數據合規日益成為出海企業不容忽視的問題。楊雪在分享中介紹,國際數據的保護立法,格局比較清晰,由歐盟和美國兩大體系構成的,新興區域的立法成熟度比較滯后,因此可以把數據立法的體系分為美國、歐盟還有新興市場這三類。

楊雪介紹,歐盟把數據安全作為一項基本人權來看待,數據保護的立法也是最嚴格的。相比較而言,美國則一直刻意的避開聯邦層面的統一數據保護立法,只在個別州實現了定點立法,各州立法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沒有統一的標準。美國是更加傾向市場主導的思維,主張行業的自律性,而新興市場起步比較晚,立法的進展和健全性都還在路上。

她以東南亞為例,“東南亞范圍內的數據保護的水平還參差不齊,既有擁有全球領先數據保護體系的新加坡,也有像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尚待進行數據保護基礎建設的成員,同時還有泰國、印尼、越南等形成了初步體系,但同時執法的活躍度也是越來越升高的國家。”

同時,楊雪還介紹,印度是世界上極少數的把數據敏感度做分類的國家,放了三個級別,對于其他國家的數據進入或者是流出印度相當不友好,但預測在未來的短期時間之內,印度的數據保護立法只會越來越嚴格,而且復雜度也不會在短期得到明顯的改善。

“總的來說,第一,做好數據合規的本地化,來規避出海業務受阻的風險。第二,打造網絡和基礎設施本地化的核心競爭力,獲取更好的用戶體驗。這兩項任務是所有出海企業需要持續關注和持續投入資源來攻克的難題。”楊雪總結。

對此,亞馬遜云科技早期初創生態拓展負責人段小蕾也發現在娛樂或者社交直播等賽道上, 很多的創業者都是在一個市場取得成功,還會很快復制到其他市場。

“所以全球化部署非常重要。如果每到一個新興的市場,都要重新租用數據中心、買服務器、部署相應的運維人力,不僅資金壓力大,人力需求高,時間成本也非常高,還可能會錯失市場的機遇。”段小蕾表示。

關鍵詞: 出海企業 增長的機遇 新興市場 本地化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