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0 03:30:44
來源:互聯網
租賃市場迎來旺季之時,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大低租金、小戶型住房供給,出租住房減征增值稅或房產稅等,以助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伴隨今后一段時間各項政策落地,我國租賃住房發展的制度體系將更完備健全,大城市住房的供需矛盾亦有望得到逐步緩解。
在房屋租賃業內,有個不成文的共識:隨著高校畢業季到來,每年6月底到8月初,是傳統租賃旺季。
一般5月、6月開啟的是旺季預熱期,高校畢業生答辯完,就要開始找房子,釋放部分剛需。而此后幾個月,上一年畢業季集中簽訂的租房合同陸續到期,新客、續簽、換房引發的需求持續增加,價格與成交量隨之攀升,帶起整個租房市場火熱的節奏。
大城市租金起點高 漲幅更明顯
第三方平臺機構諸葛找房監測數據顯示,5月,全國大中城市租金掛牌均價為34.9元/平方米/月,環比上漲0.78%,較上月擴大0.42個百分點。隨著今年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逐漸消減,加上臨近畢業季,租金水平已經連續4個月上漲。
而大城市的租金起點高,漲幅也更明顯。分城市等級看,一線城市平均租金為91.35元/平方米/月,環比上漲2.22%。上海、北京、深圳一線城市環比漲幅分別為2.46%、2.88%和1.3%。二線城市平均租金為34元/平方米/月,環比上漲0.71%;三四線城市平均租金為26.37元/平方米/月,環比上漲0.21%。
新就業人口住房需求亟待滿足
“租賃住房已成為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的主要手段。”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中心執行院長陳晟表示,現階段,大城市的新增住房剛需集中于新就業人口,包括新市民和青年人。而為了滿足這個大城市階段性的住房需求,需要加大租賃住房的建設和籌措。
5月12日、14日,住建部分別在沈陽和廣州召開40個城市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座談會。會上指出,40個城市將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促進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問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
6月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保障性租賃住房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中明確,支持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新建、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及其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辦法》首次將保障性租賃住房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并對該專項的支持范圍和標準、資金申請、資金下達及調整、監管措施等予以明確規范。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三方面政策:一是落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鼓勵市場力量參與,加強金融支持,增加租金低于市場水平的小戶型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二是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等,可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允許將閑置和低效利用的商業辦公用房、廠房等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三是從10月1日起,住房租賃企業向個人出租住房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征收率減按1.5%繳納增值稅;對企事業單位等向個人、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出租住房,減按4%稅率征收房產稅。
持續擴大供給 需調動社會主體參與
業內人士認為,從政策角度進一步支持社會主體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將更有力發揮政府資金的杠桿作用。通過政府引導、社會主體參與的方式,能夠有效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給。
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顧云昌表示,未來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最重要的是形成多元化的投資結構和供應主體。比如有保障性的公租房、有政府補貼的租房、有市場化的長租房等,都有各自的目標客戶。租賃市場土地供應也將更加豐富,包括傳統土地供應、集體建設用地、閑置土地等。這些都有利于增加租賃房供應,穩定租金水平,從而更好地推動解決符合條件的無房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完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何凡/文 楊寬/海報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