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測 外交部: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

2021-04-08 00:03:05

來源:互聯網

4月7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1年和2022年全球經濟將分別增長6%、4.4%。其中,中國經濟分別增長8.4%、5.6%。IMF還發布《全球金融穩定報告》稱,中國采取的措施迅速有效,得以比其他任何國家更快走出疫情危機。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表示,我們注意到了有關的報告。年初以來,隨著新冠疫苗的陸續推廣接種和各國恢復經濟的不懈努力,世界經濟出現回暖跡象。IMF預計全球復蘇勢頭較前更加強勁,這是各國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大力推動復工復產的結果,彰顯了國際社會加強團結協作、攜手應對全球性危機的必要性、有效性。

趙立堅指出,去年以來,面對疫情擴散蔓延和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等多重沖擊,中國及時果斷采取有效宏觀政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中國經濟在2020年率先走出危機,恢復到疫前水平,為世界經濟復蘇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IMF進一步上調中國增速預測,也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政策措施的肯定和對中國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

趙立堅表示,也要看到當前疫情仍在全球擴散蔓延,各國復蘇路徑出現分化,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仍很不牢固,發展前景存在巨大不確定性,疫情的深層次影響也還在不斷發酵。國際社會應繼續戮力同心,砥礪前行,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強勁、平衡、可持續的復蘇發展。

趙立堅強調,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將繼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將與各國一道,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不斷增進抗疫國際合作,推動國際經貿合作早日恢復正常,更好地維護產業鏈供應鏈順暢穩定,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積極的貢獻。(總臺央視記者 吳汶倩 楊弘楊)

關鍵詞: IMF 上調 中國經濟 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