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05:15:43
來源:互聯網
臺灣中時新聞網等多家臺媒3月24日消息稱,臺灣長榮海運的超大型貨柜輪“長賜”號(Ever Given)23日在從中國大陸深圳市鹽田駛向荷蘭鹿特丹的途中,卡在蘇伊士運河,導致這條全球數一數二繁忙的運河雙向交通大阻塞。對此,臺灣交通部門“航港局”稱,該船因為昨天遇到42節側風(相當于9級風)吹襲導致擱淺,已找到8艘拖船試圖拖回原航道,但沒有成功。
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截圖
臺灣“ETtoday新聞云”報道截圖
中時新聞網援引倫敦《金融城早報》(City A.M.)等外媒23日報道稱,“長賜”號約長400米,寬59米,重22萬噸,在巴拿馬注冊,是目前營運的最大型巨型船舶(mega ships)之一。據“船舶追蹤網”(Vessel finder)網報道,“長賜”號前后的貨船都無法通行,航程受到延誤。
另一艘剛好在長榮海運“長賜”號身后的貨運船“MaerskDenver”上,有人拍下這艘長榮海運的貨運船卡住的畫面并上傳到社交媒體。圖自臺灣聯合新聞網
而據英國《衛報》24日報道,跟在“長賜”號后的美籍貨輪“馬士基丹佛”(Maersk Denver)船上人員柯娜稱,她目睹了整個經過。她在社交媒體上說,“長賜”號現在還很“卡”,除了拖船設法讓它脫困外,還有挖掘船也在幫忙。柯娜還透露,“長賜”號擱淺后,她后面的船差點撞上“馬士基丹佛”號。
此外,“全球油輪追蹤網”(TankerTrackers.com)發推文稱,“長賜”號前后有許多滿載原油的油輪受阻,而船上載運著沙特阿拉伯、俄羅斯、阿曼和美國的原油。船舶代理公司高虎(GAC)稱,事件發生時,“長賜”號正要北上,而它是北上的第5艘船,在它之前的4艘都沒受影響,但在它之后的15艘船都無法行進,而南下的船只也受阻。蘇伊士運河建于1869年,可連結地中海和紅海,是歐洲到亞洲的最短航道。
對此,長榮海運回應稱,接獲租賃“長賜”號的船東通知,該艘貨柜輪在埃及時間3月23日上午8時(臺北時間同日14時)左右,從紅海北向進入蘇伊士運河時,在河口南端6海里處,疑似遭受瞬間強風吹襲,造成船身偏離航道,意外觸底擱淺。長榮稱已敦促船東回報事故原因,并與運河管理局等相關單位研擬方案,盡速協助該輪脫困。
另據聯合新聞網報道,消息傳回臺灣,臺灣交通部門稱,根據“航港局”回報,長榮海運這艘船因遇到42節側風吹襲,導致目前擱淺在蘇伊士運河,昨天已找了8艘拖船試圖將其拖回原航道,但沒有成功,現在等高潮位再嘗試拖困,如仍有困難,一般會考慮卸除貨載,并已洽請專家及保險公司尋求解決方案。
對此,有島內網友稱,要吃大罰單了。↓
“我是臺灣超大型貨船,我卡在蘇伊士運河了……”
有網友說,臺灣一條船,就讓世界不安寧。↓
也有網友對“疑似遭受瞬間強風吹襲造成船身偏離航道”的說法有疑議:“這個說法有點問題, 假有長榮的‘Ever given號’有發生, 其他船只全部安然無恙? 那陣風直指該船, 其他全然不受風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