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村生活更具吸引力”

2021-03-05 22:02:13

來源:互聯網

今年中國全國兩會,鄉村振興是各方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在一些長期關注中國發展的國際人士眼中,中國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借鑒。

“一個長期全面的發展框架”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簡稱農發基金)駐中國和蒙古國代表馬泰奧·馬爾基西奧2014年來華工作。7年間,他深入中國農村地區參觀考察,對于中國脫貧攻堅的過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有著切身體會。

“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這是一個歷史性成就。”馬泰奧說,中國成功使8億多人擺脫貧困,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為其他國家樹立了典范。

“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能像中國這樣,在如此之短時間內,帶領如此多人口擺脫貧困。”馬泰奧介紹,在與中國合作初期,農發基金的工作重點是如何提高勞動生產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我看到,中國持續加大教育投入,農村地區人口文化程度顯著提高;通過建設水井、運河等,農業生產率提高,農民有了更多收入;隨著科技的應用,農民能更快獲取信息,農產品銷售渠道更廣、利潤更高……”

在馬泰奧看來,中國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全面的發展框架”,有助于鞏固脫貧成就、發展農村經濟,吸引城鄉人才留在農村。“堅持在環境可持續發展前提下向農村地區投資,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中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動力強勁。未來,農發基金將把工作重點逐漸轉向減少社會中存在的脆弱性問題。我們愿同中方共同努力,為中國農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鄉村生活更具吸引力。”馬泰奧說。

“鄉村地區將擁有更多人才”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發展經濟學家羅斯高,40多年致力于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問題研究。他深入陜西、甘肅、青海、寧夏、云南等地開展實地調查,與當地官員共同實施項目。2008年,這位“中國農村通”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羅斯高說,上世紀80年代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偏遠農村,目之所及是土坯房或木頭房,沒有水泥板,沒有自來水,自行車都少見,更別說汽車了。現在,中國農村住房條件極大改善,農民收入增加了,“中國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

羅斯高稱贊中國政府持續不斷的努力:從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農產品市場興起,再到農民工進城……現如今,越來越多新興服務行業為農民提供了新的工作機會。在偏遠農村地區,隨著“扶貧車間”落地,農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

“改變更多的是民眾本身。”羅斯高說,中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三農”工作重心將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將著力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多渠道增加農村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等。“在教育支持下,中國鄉村地區將擁有更多人才,中國鄉村振興事業將擁有光明未來。”

“為眾多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

關鍵詞: 鄉村 生活 更具 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