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務工的你:留下過年可好?

2021-01-19 16:32:37

來源:新華網

繼29省份倡議“就地過年”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7部門近日印發通知,將于1月21日至3月底在全國開展“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鼓勵引導農民工等務工人員春節期間安心留在就業地。

@在外務工的你,這個不一樣的春節,為了你的“小家”和我們“大家”,安心留下可好?

發消費券、減免門票、技能補貼 多省份出“實招”留你過年

45歲的葉國棟,是杭州東華鏈條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裝配工人。往年都要返回老家農村過年的他,今年和妻子商量,打算春節留在杭州。

“回家‘年味’肯定更足,但路上還是有風險,萬一要隔離更劃不來。畢竟有健康,才有團圓。”葉國棟說。

“出門有風險,錢包還會扁;過年留公司,親情不會減。”“隔離十四天,不如留下多掙四五千。”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多在外務工者像葉國棟一樣選擇留下。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河南等29省份陸續發出“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一些地方針對外來工推出了免費郵寄年貨、減免景區門票、發放購物券等多項鼓勵政策。

用工大省廣東,各級人社部門早早發出“致務工朋友們的信”,建議大家“過節不回家,把平安捎回家”。各級工會計劃投入至少2600萬元,向留下的工友們贈送18萬份以上慰問年貨或新春網購券。

廣東肇慶除提供外地務工人員每人300元補貼外,還將送出消費券、A景區游覽券、免費電影票、免費技能培訓等“暖心大禮包”。

福建泉州將給外地職工發放每人200元網上紅包,困難職工家庭每戶給予1000元補助,春節期間取得職業證書的最高還可獲得3000元補貼。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1月21日至3月底專項行動期間,將鼓勵企業發放“留崗紅包”“過年禮包”,落實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職業培訓補貼等政策,適當提高補貼標準,支持中高風險地區、重點行業,引導企業不裁員少裁員。

按照專項行動安排,各地還將組織多種形式的“送溫暖”和集體過年活動,餐飲商超、醫療衛生、治安消防等服務供應不斷線,讓務工人員留在就業地安心過春節。

派紅包、充流量、發活魚 企業為“留人”也是拼了!

“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公司福利這么好,過年留守要趁早,留守加班可嘗試,額外獎勵兩千四。”近日,企業掛出的一串串標語在網上走紅。為鼓勵員工“就地過年”,各大企業使出渾身解數。

“我們給所有員工準備了超市購物卡,將在節前、節后派發過年紅包、開工紅包。大年初二還會給留下過年的員工發放年貨。”杭州東華鏈條集團管理部副總經理劉冬根告訴記者。

“目前已有1200多名外地員工確定留下過年,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預計今年春節期間企業的支出可能增加30%。但留員工過年是為了更好地生產,也增加了員工的穩定性,我們認為這錢值得花。”劉冬根說。

“今年春節勸家政工留在上海比往年容易,公司會獎勵所有留守員工200元,干活多的最高獎勵1000元。”上海家事佳家庭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娜說。據記者了解,有的家政公司鼓勵員工“五一”假期再回家,屆時報銷返鄉車票。

“就地過年,不是將就過年。”中國建筑集團國內在建的12000多個工地,頻出“鮮招”鼓勵引導農民工堅守當地過年。天津地鐵七號線項目部為留下的工友們集體辦理退票,提供充值話費和流量服務,還采購米面油、干果等年貨;武漢北辰經開優+項目部捕撈了放養半年的千余斤魚,發給就地過年的職工和106名農民工友。

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表示,春節后的“招工難”也是常年困擾企業的一大問題。近幾個月來,部分行業外貿貿易訂單增加,一系列穩崗留工舉措,能提高員工黏性、有效緩解節后勞動力緊缺形勢。

加班工資、錯峰放假、彈性調休 落實待遇保障最能留人穩心

留下過年可能增加企業負擔,會不會找理由被解聘?春節堅守崗位,加班工資怎么算?

針對這些焦點問題,北京市人社局近日會同多部門發文明確,外來務工人員留京過年期間,用人單位不得違法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同時要求依法保障2月12日、13日、14日三天法定節假日加班的發三倍工資,11日、15日、16日、17日四天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補休的,支付不低于200%的加班工資。

“專項行動期間,將推動各地落實好工資、休假等待遇保障,引導企業合理安排生產、錯峰放假調休,以崗留工、以薪留工。”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親情難舍,春節是儀式,也是一種情結。

“我在大連打工13年了,老家是黑龍江綏化的,今年疫情回不去家,爸媽你們要保重好身體。”

“就地過年沒啥,就是希望企業和工廠解決好打工人的吃住問題,等年后能讓我們回鄉輪休。一年也就回去一次,家里老人和小孩很久沒見了。”

“工地停工,飯店餐廳都關門,工棚冷颼颼的,這些能不能協調解決好,給在外漂泊的游子提供一個更溫暖的港灣。”

“28年來頭一次要獨自在外過年,感受可能會很不一樣。留下就是做貢獻吧,期盼能有防疫和團圓的最優方案。”

網友們的留言,蘊含對各地倡議的響應支持,也透出了諸多期盼。

對此,七部門在通知中強調,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春節期間連續生產的重點企業給予適當支持;及時對符合條件人員兌現失業保險待遇、臨時生活補助,避免發生困難群眾求助無門。

在保障好就地過年之外,部分地區也正在細化措施方案,全力幫助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安心、舒心過好年,讓在外務工人員減少后顧之憂。(參與記者:林光耀、吳帥帥)

推薦閱讀:

"就地過年"最高可獎5000元!有人建議政企聯合再發消費券

“就地過年”入列今年首批熱詞。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先后提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部分地區還推出了景區免費或相關的消費券、過年紅包等。

作為人口流動密集的珠三角地區,又有哪些留人的舉措呢?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發現,拿出真金白銀留人的企業,主要以本就存在用工缺口的制造業大戶、工廠為主,挽留的是產線工人。其他企業大多倡議員工就地過年,但并非強制性要求。

就地過年最高可獎5000元!有人建議政企聯合再發消費券

(深圳街頭掛出的“就地過年”標語唐維攝)

產線工人稀缺企業最高5000元留人

記者從深圳信維通信(300136)內部人士處獲悉,公司已于上周出臺“春節留守激勵計劃”,為留守產線員工提供全勤資金1000元及雙倍加班費。具體而言,信維通信年前正常上班至臘月二十九,除夕至正月初三放假,正月初四至初六為雙倍加班工資,臘月二十六到正月初六在崗員工可獲得1000元全勤獎勵。

有員工表示,他已經決定今年留守深圳過年,倒不是因為激勵計劃的原因,一是因為疫情調控,春節假期有所縮短,如果回老家時間會很倉促;二是擔心年后返工時麻煩,要做核酸檢測,說不定還要隔離14天。“我去年春節后返工就在宿舍隔離了14天,現在加算上加班一個月到手能有8000元左右,隔離14天就少了4000元,回去不劃算。”他表示,家里父母也打電話來,說村上在做工作,希望打工者可以就地過年,等疫情控制了再抽時間回家。

不過,也有員工表示,應該還是大部分同事準備回去過年,一般父母年邁、或是家有留守兒童的同事,回家的動力更強。“1000元吸引力不大,不知道公司會不會調整。”另據記者了解到,同為廣東上市公司的領益智造(002600),一開始也是開出了1000元的留守福利,但沒有員工響應,最后公司提升到3000元,員工才愿意留在東莞過年。

作為深圳的用工大戶富士康,也早早出臺了多項留工政策,據深圳富士康工會部長徐榮飛介紹,自今年1月12日起,富士康深圳園區各部門共計劃舉辦百余項“來深建設者留深過大年”主題關愛活動,活動種類十分豐富。例如工會對全體員工發放價值百元的“春節大禮包”;開展“送溫暖主題月”活動,對約300名困難職工進行慰問;分批次舉辦“游園”活動,設置趣味互動小游戲,贏取獎票兌換禮品等。

有富士康員工向記者表示,除了法定加班費之外,他所在部門2月11日至15日在崗的員工,還會額外發放2400元的留守獎金,以及5天的“榮譽假”供日后調休。“國家防控疫情是大勢所需,我們能做的很少,但不添亂是能做到的,今年就不回去了。”

記者采訪發現,發出拿出真金白銀留人的企業,主要是本就存在用工缺口的制造業、工廠,人員以產線工人為主,同一個工廠,一線工人留守可以拿到獎勵,但辦公室人員則無此待遇。而其他行業的留守政策,大多是倡儀員工就地過年,并非強制性要求,留守的激勵一般是500-800元不等的過年紅包,象征意義大點。

有此差別,主要是因為近年來珠三角地區產線工人流失嚴重,存在較大用工缺口,工廠不得不出招籠絡。

就地過年最高可獎5000元!有人建議政企聯合再發消費券

(深圳一建筑工地貼出的“就地過年”口號唐維攝)

企業高管:政府可考慮和企業共同發放消費券

老肖是深圳寶安區一個百多人規模的企業主,這兩天,他在朋友圈寫道:“響應深圳政府號召,留深過年,為了健康,為了安全,不給社會增加負擔,公司決定給予留在公司過年的小伙伴5000元/人獎勵。”

老肖表示,客戶對他的要求是開年后要配合他們的生產進度,不能“掉鏈子”。2020年春節后因為疫情影響,很多員工過不來,影響了工廠開工后的進度,目前疫情形勢難料,他不得不早作打算,至少要留住三分之一的員工以備節后開工。一開始公司定的留守獎勵是2000元,年后可以安排錯峰補休,但兩天過去了,沒有一個人報名愿意留守,不得已他把獎勵提高到了5000元,這下絕大多數員工都愿意了,他會擇優選取留守人員。

據測算,僅此一項獎勵,他需要支出20萬元,再加上春節假期的停工成本約60萬元,這個假期成本達到了80萬元。“這個成本壓力不小,主要去年受疫情影響生意不太好,這下是雪上加霜了。但是,還是得堅守下去,好比你租個門面,不能因為生意不好就哪天不開張,這樣就生意更不好的。”

他表示,作出這個決定,是公司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是響應政府的號召,勇擔企業責任服務于社會。目前是由企業完全承擔了這份留守激勵。

按照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知,支持各類用人單位采取錯峰放假、增發節日津貼等鼓勵性措施,盡最大努力讓更多在深員工留深過年。

深圳市一中型上市企業高管表示,政府可考慮和企業共同承擔,以發放大額消費券的方式補貼員工,這樣一來,企業降低了留守成工,員工留在了本地過年,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了,且這些錢最終還是在本地消費了,刺激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可謂一舉多得。

此外,近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文,春節疫情防控期間,禁止超市、便利店在經營場所范圍內提供堂食服務。目前,已有超市暫停堂食服務,可選擇外帶打包服務。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也有部分工廠沒有食堂的產線員工表示擔憂,“往年深圳、東莞這些地方,一到過年就成了空城,留在這里過年還不知有沒有地方吃飯?”

能讓多少人自愿“留下來過年”?讓人們留下來后“過個怎樣的年”?這其實是對各個企業、各個城市公共治理能力的一次突擊考試,各家會考得怎么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詞: 務工 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