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0:50:08
來源:財視傳媒
12月11日,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發表文章評社區團購,表示其背后是對互聯網巨頭科技創新更多的期待。“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該文一出,引起廣泛解讀和議論。
對于互聯網巨頭以補貼戰爭搶市場的模式,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壟斷思維之下,為了賺取利潤,上游供應商、農戶的利益會被進一步擠壓,而補貼并非長久之計,平臺方或進一步加價銷售。
也有觀點反駁稱,社區團購的發展需要更復雜的技術支撐,因此同樣需要科技創新。
隨著事件發展,12月12日,網傳阿里馬云、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后據“券商中國”消息,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記者,上述網傳為謠言。
有觀點稱,近一個半月,中央接連出臺反壟斷政策及多次反壟斷表態,或預示著互聯網反壟斷強監管時代已經到來。
巨頭們的價格戰終于引來傳統糧油經銷商的不滿。12月12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順達”)發布“關于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華海順達業務部門在12月12日下午接到多個供貨客戶投訴,有多個社區團購平臺通過補貼拉顧客,引發了市場價格戰,因此公司發布上述公告。
就在輿論更傾向于“絞殺社區團購”之時,12月14日,《人民日報》02版要聞發布《壯大新業態 就業路更寬》政策解讀文章,文章稱,“近年來,伴隨著新業態的發展,眾多新職業應運而生,新就業形態蓬勃發展。這些新職業中,有的已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如網約配送員、互聯網營銷師等;有的已具備一定規模,如數字化運營師、互聯網在線教育培訓師等。同時,社區團購團長、版權購買師等新職業仍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文章還寫道,新職業隨新業態而生,孕育了眾多就業崗位。
49分鐘后,該人民日報文章被中央政府網站“政策-解讀”版塊進行了全文轉載。
有分析認為,“人民日報評論”并非要將“社區團購”這種模式全盤否定,但是,涌進社區團購行業的互聯網巨頭們確實應該借此機會,冷靜思考如何才能讓社區團購健康、持續地發展下去,而不是帶來“巨頭擠壓農戶”的內卷。
附《人民日報》政策解讀文章:
關鍵詞: 社區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