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布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20條

2020-04-10 15:36:42

來源:上觀新聞

對沖疫情影響,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尤其要發揮好投資的“逆周期”調節作用,上海正在積極行動。今天舉行的上海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發改委一級巡視員王扣柱解讀了上海市政府制訂的《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據悉,《若干政策措施》將于近期向社會公開發布。

王扣柱表示,《若干政策措施》研究制定過程中,重點把握以下三方面:一是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發揮好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二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復工復產難點、企業需求呼聲等開展調研,提出針對性政策舉措。三是體現政策力度和覆蓋面,著力解決投資痛點堵點,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具體來看,《若干政策措施》共分四個方面,20條具體政策措施。

推進重大項目開復工

深化研究重大項目專項規劃、建設方案等,制訂今后三年的全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

王扣柱表示,重大項目對提升城市公共服務能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民生改善具有積極影響,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落一子而全盤活”的關鍵作用。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是做好穩投資工作的重要方面,具體包括3條政策措施:

一是加快在建項目有序復工。二是加大新開工項目協調力度。統一開展立項、規劃、土地、環保、報建等跨前服務,穩定設計方案,加快前期工作,爭取盡早開工。三是做好重大項目儲備。深化研究重大項目專項規劃、建設方案等,制訂今后三年的全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

擴大政府有效投資

對急需用款的舊改項目先行預撥100億元資金

《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要發揮好政府投資項目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在鞏固拓展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社會民生領域投資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新基建領域投資。具體包括5條政策措施:

一是加強政府財力資金保障。提前下達市級建設財力投資計劃。政府投資項目按照標準列支防疫專項措施費,因復工合理增加的各項成本納入項目總投資。二是加快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形成實物工作量。三是加快土地出讓收入安排和使用。對急需用款的舊改項目先行預撥100億元資金。加快啟動市、區聯手土地儲備項目和新一輪市、區聯合舊區改造項目。四是落實前期工作主體責任,全面落實項目前期協調推進機制。五是加強建設項目用地保障。提前向各區下達50%建設用地減量化指標,強化各區減量化指標對重大項目落地的保障。貫徹落實新實施的《土地管理法》要求,制訂上海征地補償操作規程,確保征地工作依法合規。

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存量工業用地經批準提高容積率和增加地下空間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當前,企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75%以上,主要是房地產開發和制造業兩大板塊。王扣柱介紹,《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充分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對投資穩增長的關鍵作用,具體包括7條政策措施:

一是保持土地市場交易平穩有序。疫情防控期間,對采取定向掛牌出讓的地塊,取消現場交易環節,直接電子掛牌交易并確認競得。對公開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地塊,現場交易環節通過網絡方式進行。順延開竣工和投達產履約時間,消除疫情對土地出讓合同履約的影響。二是加快經營性用地出讓節奏。夯實土地供應計劃,適當增加年度土地供應量。針對不同出讓方式,采取差別化入市管理。三是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存量工業用地經批準提高容積率和增加地下空間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支持利用劃撥土地上的存量房產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土地用途和權利人、權利類型在5年過渡期內可暫不變更。四是減輕房企入市成本壓力。今年開工建設的住宅項目可延期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允許符合條件的房企延期繳納土地增值稅。五是降低制造業項目用地成本。保障重點轉型區域制造業用地規模。協調推進桃浦、南大、吳淞、吳涇、高橋等重點區域整體轉型,降低項目落地成本。六是提高存量土地投資強度。精準實施混合用地出讓、容積率提升、標準廠房分割轉讓、綠化率區域統籌等政策,高效利用存量土地。七是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籌資支持力度。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支持方式,將中長期低息貸款政策從集成電路擴大至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領域。做好市、區兩級技改專項資金保障,增加資金規模,提高項目支持比例。

不斷優化投資環境

積極探索區域評估、標準地供地、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審批創新

《若干政策措施》還明確要進一步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投資管理向服務引導轉型,具體包括5條政策措施:

一是壓細壓實招商引資任務。建立市、區兩級領導聯系重大招商項目制度,推動自貿區新片區、虹橋商務區、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張江科學城等重點區域引入優質項目。二是做好投資項目融資對接服務。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舊區改造的融資支持。用好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政策和政策性金融機構復工復產專項貸款,減輕企業特殊時期財務負擔。引導金融機構開辟綠色通道,提供財務顧問服務、設計融資方案,加大信貸投放。三是推進“一網通辦”,深化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對投資主體所屬工程建設項目的政務服務事項辦理實現線上“一口管理”。充分發揮“特斯拉”綜合效應,積極探索區域評估、標準地供地、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審批創新。四是規范評估評審中介服務。實行清單制、標準化、分類別管理,最大程度清理一批、整合一批、精簡一批。針對社會投資低風險產業類項目,取消建設單位委托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探索逐步縮小施工圖審查范圍。五是優化市政配套工程建設和服務。加強紅線外市政配套建設管理。規范工程配套收費管理,提高服務信息透明度,縮短市政配套接入工期。

關鍵詞: 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