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3 15:05:49
來源:經濟觀察報
“從歐洲空運至國內,一公斤產品運輸費用已經從平日的1.6-1.7歐元上漲到了上周的3.5歐元左右,而且這個價格還在隨時變動,”3月19日藍河乳業副總裁羅妮娜向本報記者介紹新冠肺炎疫情對貨物運輸帶來的影響,她進一步表示如果疫情在全球蔓延之勢加劇,為國內乳制品企業帶來的影響不只是物流成本上漲,更多供應鏈考驗還在后面。
中國是全球主要的乳制品進口國,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9年中國共計進口各類乳制品297.31萬噸,進口額111.25億美元。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口34.55萬噸,歐盟為中國進口嬰配粉最大來源地,占比達71.6%;乳清進口45.34萬噸,歐盟進口比例占45.3%;大包粉進口101.48萬噸,主要來自新西蘭,占比74.4%。
作為我國乳制品原料及嬰幼兒配方奶粉成品進口重要來源地的歐洲,目前正在遭遇疫情肆虐。疫情加劇,乳制品進口是否已經受到影響?未來又會帶來哪些不確定性?
庫存儲備
對于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來說,警鐘敲響得更早一些。
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再加上春節休假,國內經銷商及消費者一度出現囤貨或產品短缺現象,這也讓本在春節休假中的企業不得不早早動起來,應對國內突如其來的狀況,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全球疫情爆發所帶來的壓力。
澳優乳業在歐洲及澳洲均設有工廠。在談及全球疫情帶來的影響時,該公司表示,不論是原料還是產品庫存,目前都已建立了安全庫存。“1月就安排了海外生產基地進行疫情防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收到員工感染的匯報。此外,公司已溝通海外工廠安排中國產品提早生產,并同步緊急安排檢測,壓縮放行周期。隨著3月份鐵運專列、空運的到貨,目前的庫存在合理水平。”
“中國疫情最先爆發,所以我們在2月初就和英國當地工廠協調,加緊生產供應中國市場的貨源,可以說我們現在基本把2020年所有的貨源都備足了。”康多蜜兒全國營銷總監張兆軍介紹,目前來自英國的貨物除了部分已達到國內倉庫外,更多的還在途中。
除了上述兩家企業外,在荷蘭、愛爾蘭、德國均設有工廠的達能集團、在丹麥設有工廠的Mille公司、在法國設有工廠的健合集團等均向本報記者表示,因為與海外工廠保持緊密合作,中國市場的產品供應并未受到影響,并且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加大了運輸能力,以保證產品的及時到貨。
海外代購也是目前國內消費者購買奶粉的渠道之一。相比有庫存保障的企業,海外代購商則正在面臨斷供的危機。一方面奶粉原產國出現的搶購,導致出現部分缺貨,另一方面海外直郵成本上漲和時間延長,給代購增添了不確定性。一位日本代購就對本報記者稱:“寄是可以寄,但是不知道時效如何。”
物流考驗
雖然產品生產及供應量暫未受影響,但是企業們也已經感受到了來自貨運的壓力。正如藍河乳業副總裁羅妮娜所介紹,歐洲至中國的空運成本已經是此前的兩倍之多。“我記得很清楚,春節期間我們有一批貨物要從意大利運至中國,當時的空運價格上漲到每公斤5歐元,現在已有所回落,但不確定以后會怎么變化,”羅妮娜表示,如果疫情加重,物流成本必將上升,“我們也做好了一些其他的應對準備,比如聯合政府實施包機等快速響應。”
乳制品的貨物運輸通常采用海運與空運,以成本較低的海運為主。康多蜜兒全國營銷總監張兆軍介紹,從目前情況看,海運的成本以及運輸時長并沒有出現異動。但是他也表達出了擔憂:“如果說疫情再發展,在我看來最大的問題和困難就是物流。從英國到國內直達船運問題不大,如果要到周邊國家停靠的話,就會影響運輸時間。”
來自荷蘭的菲仕蘭也表示,目前海運價格沒有變化,但是已出現集裝箱數量減少和船期延誤的現象。另有乳企人士也向本報記者介紹,疫情爆發初期由于中國集裝箱未出海,導致歐洲港口集裝箱不足,物流出現壓力。“目前海外采購原料最大的問題是運輸,現在能運貨的貨輪非常緊張,”另有一家國產乳粉企業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這是該公司目前了解到的原料采購環節情況,并進而稱:“通常企業都有備貨,但是不同企業的庫存不同,中小型企業在海外采購以及庫存方面遇到的挑戰會更大一些。”
原料波動
羅妮娜所在的藍河乳業是羊乳清D90的生產供應商,也是羊奶、牛奶全品類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品牌商,業務中既包括原料生產,也有嬰配粉成品,因而對于原料供應動態更為關注。“藍河乳業合作羊奶牧場在意大利撒丁島和歐洲南部,暫時不在新冠疫情重災區,目前海外收奶情況正常。但是近幾日我們也獲悉,意大利北部地區一些工廠已經停業,出現了奶農鮮奶無法被工廠收走的情況。”羅妮娜的擔憂在于如果疫情持續惡化,羊奶酪需求就會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是乳清的產量會下降,供應得不到保障。
乳清是牛奶、羊奶生產奶酪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品,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主要原料之一。羅妮娜解釋,在中國市場奶酪最主要的渠道是餐廳,受疫情影響,餐廳無法正常營業,奶酪進口量減少。同理,若歐洲各國疫情惡化,作為重要奶酪消化渠道的餐廳需求量驟減,奶酪生產量自然會縮減,作為附屬產品的乳清就會減產,產量減少就意味著成本會上漲。“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跡象,由于奶酪工廠停產或者減產,奶農的鮮奶只能送到鮮奶加工廠去噴成粉。我們能提前準備的就是和希臘、意大利等地區的奶酪工廠聯絡,把乳清的需求量預定出來。另外,藍河也在國內采購口罩等防護物資提供給歐洲自有工廠、合作牧場和奶酪工廠,盡量保證其安全。”羅妮娜介紹。
來自新西蘭的恒天然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企業之一,中國進口的大包粉7成來自新西蘭。恒天然在3月18日發布的2020財年中期報告中也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做出了預判。該公司向本報記者進一步解釋稱:“我們看到本財年第一季度業績的良好發展勢頭還在延續,目前,基本盈利情況表現良好。但鑒于下半年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給業務帶來的風險,我們也在采取方法審慎應對,并維持我們對全年收益范圍的預測。由于港口的集裝箱處理速度在疫情期間有所放緩,我們正在管理產品進入中國的流程,以避免造成產品積壓。”
另外恒天然方面補充,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在2020財年的牛奶供應中簽訂了很大比例的合同,這也會減緩新冠疫情可能對業務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