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 09:55:23
來源:搜狐娛樂
3月12日,“疫情之下影視行業如何突圍研討會”在線上舉行,與會專家探討了電影行業復工所面臨的問題與困難,并一同尋找應對措施,對促進電影行業有序復工和長期發展的相關政策設計建言獻策。
與會專家圍繞疫情沖擊下的中國電影行業現狀、未來格局和發展機遇等方面展開詳細討論。《中國電影市場》雜志社主編許波認為,“新冠”對于中國電影行業的影響是持續性的,并對產業格局、領頭企業進行重新洗牌,同時也為電影企業和互聯網的融合提供機遇。
針對于中國電影新發展,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趙軍提出,各地要加強與政府、電影局、宣傳部研究復工策略,促進電影產業與互聯網產業的融合,迎來電影行業的重生。
博納影業副總裁陳慶奕表示,不可預測的市場復出周期可能會導致人才的流失,并對行業進行優勝劣汰,國家的政策放寬和疏困措施將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而對于政策方面,首都華融影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鄧永紅認為標準化的措施和引導將滿足觀眾的差異化需求,影院與書店等其他行業的跨界營銷都值得思考。
在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恢復期,上游供給端可能無法及時提供豐富的產品,基于此,新影聯院線總經理賀文進認為,政府通過法律確定線上線下的窗口期標準,提供更多務實性支持,賦予行業協會更多權利和義務,發揮協會組織的作用,將對供需平衡做出貢獻。
除電影內容生產之外,天工異彩影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松認為人才是行業的基礎,希望高校開設網絡公開課,與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浙江紅點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丁善軍結合專業教育和內容制作兩方面,說明創作人才和電影文學性的重要性,并建議政府能夠開啟審批綠色通道,引導內容創作。
在發行端的角度上,無限自在文化傳媒副總經理周維希望政府通過對于技術應用和營銷策略的指導,促進企業與用戶進行直接互動和交流。國家電影智庫研究員慕玲則從宏觀層面分享了對今后影視行業的發展看法,要在空間布局上加強海外傳播,提升我國電影產業的“溢出效益”,也要處理好院線電影與網絡電影的關系,加快二者融合發展與良性互動。
最后,國家電影智庫副秘書長劉正山做了總結發言,認為電影行業復工和恢復發展需要臨時性大力度的體系化濟困措施,同時兼顧電影行業長遠發展,從制度層面加快行業改革的步伐,將電影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出臺體系化的產業促進政策,從全產業鏈考量加大稅收優惠政策設計,合理有序放寬融資渠道,加快電影法治建設步伐,營造中國電影行業發展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