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2 19:17:50
來源:財訊網
8月19日晚,中工國際(002051.SZ)公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1-6月,公司主營收入50.37億元,同比增長23.76%;歸母凈利潤2.49億元,同比增長50.92%;扣非凈利潤2.5億元,同比增長243.87%。此外,公司盈利能力逐漸提升,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毛利率15.65%,同比增加0.52個百分點;凈利率4.80%,同比提升0.96個百分點。
公司二季度的業績表現亮眼。根據數據,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24.81億元,同比增長3.38%;單季度歸母凈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80.29%;單季度扣非凈利潤1.84億元,同比增長1226.45%。
分業務看,工程承包與成套設備的收入占比保持高位,占營業收入的61.25%,達到30.85億元,同比增長21.62%,是業績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同時,國內外貿易業務也貢獻了本期重要的業績增量。根據數據,公司上半年國內外貿易取得收入6.7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97.03%,主要原因是公司主動對接國家區域戰略,積極布局經濟最為活躍的長三角區域,挖掘貿易市場潛能,積極開拓EPC、成套設備出口、商品貿易項下的進出口業務,使得相關收入大幅提高。
分地區看,公司境外業務逐漸走出了困境,呈現恢復性增長。上半年實現收入26.1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3.86%。收入主要來源于伊拉克九區原油及天然氣中央處理設施項目、尼泊爾博卡拉國際機場項目等。
尼泊爾博卡拉國際機場項目
公司的“十四五”戰略轉型如火如荼,上半年優異的業績表現無疑彰顯了其成效。公司海外業務以促進當地經濟和民生改善為導向,堅持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目標,加大了清潔能源和民生類項目的簽約力度,多點開花,屢屢斬獲大訂單:伊拉克九區原油及天然氣中央處理設施項目總金額合計超過60億元人民幣;公司作為牽頭方與國藥國際“聯合出海”,通過“國機+國藥”雙品牌營銷的方式共同開拓海外醫療醫藥業務,簽署了圭亞那地區醫院項目商務合同,充分發揮中國中元醫療建筑領域的設計優勢和中工本部的項目融資與管理優勢,有力促進中國設計及中國標準“走出去”;新簽的印尼杰那拉塔大壩建設項目是近年來中印尼兩國政府間合作框架下的重要民生項目。1-6月,公司國際工程承包業務累計新簽合同額14.79億美元,生效合同額11.57億美元,同比增長313.21%。
國內業務方面,公司國內工程承包業務新簽合同17.47億元,同比增長110.74%,設計咨詢業務新簽合同14.30億。公司堅持發揮核心技術優勢,在醫療建筑、能源環保和物流與工業領域承攬了若干重點項目, 包括:煙臺八角灣國際醫院醫療區、醫療配套區項目 EPC 工程總承包項目、 赤峰和美工貿園市政基礎設施完善 EPC 工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設計項目、 衡水大營保稅物流中心建設設計項目等。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上半年承接綠色建筑設計項目25個,還完成了東直門交通樞紐、中國移動杭州研發中心二期等項目的綠色設計。
煙臺八角灣國際醫院醫療區、醫療配套區項目EPC工程總承包項目
公司關鍵核心裝備研發與制造業務新簽合同額8.08億元。公司所屬北起院是我國起重運輸機械行業綜合技術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 報告期內在客運索道板塊持續鞏固行業龍頭地位。自動化物流倉儲板塊則持續加大數字化平臺開發力度,中標古井釀酒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成品酒立體庫和包材密集庫總承包項目,為至今承接規模最大的托盤立庫項目。 起重機械業務新簽康恒環境拉薩垃圾焚燒發電12.5t垃圾吊項目,北起院起重機械產品已覆蓋全國。
工程投資與運營業務方面,公司積極推動環保、索道、新能源等領域的投資開發,狠抓在手項目落地。成都市大邑縣安仁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項目正式動工,西昌市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投入商業運營,邳州炮車污水處理廠TOT項目順利完成移交、穩定運營。大連市城市中心區餐廚垃圾處理廠工程PPP項目全面推進,進入雙方特許經營合同實質性審批階段。
中工國際董事長王博曾在2021年舉辦的“十四五”戰略發布會上明確未來“轉型發展、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三大戰略主線。如今公司“二次創業”捷報頻傳,2022上半年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總量都創下過去三年以來同報告期的新高,收入結構實現國內國際市場均衡發展,三大業務板塊齊頭并進,科技賦能成果日益顯現,戰略轉型成效顯著。(CIS)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