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5 11:35:23
來源:壹點網
2022年的新能源智能汽車賽道,呈現兩幅面孔。一面是展望未來前景無限,一面是聚焦現實奮力突圍。日前,北汽藍谷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預虧公告。官方公告顯示,北汽藍谷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22億元到-18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從各項數據表現來看,北汽藍谷雖仍在經歷虧損,但置于市場下行的客觀環境,卻也顯得合理。上半年受疫情、“缺芯”以及原材料漲價等不利因素影響,新能源車企大多都處于承壓狀態,北汽藍谷作為其中一員自然也不例外。能夠頂住壓力,恰恰說明北汽藍谷具備一定的成長韌性,在不利環境中創造有利條件,保持住了經營質量總體向好的趨勢。
此外,北汽藍谷目前正處在深度戰略調整階段,為實現長遠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前期對研發、品牌渠道建設持續投入,因此想要實現正向收益、自我造血尚需時日。在年初的業績交流會上,北汽藍谷經理、北汽新能源總經理代康偉也表示,2022年,北汽藍谷研發投入還會翻倍,這是為了應對2023年、2024年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事實上,今年以來,北汽藍谷的轉型進程已大大加快,圍繞高端品牌極狐,企業在產品、營銷、渠道等多個層面做出了積極行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作為打通產業鏈高端資源,具備高階智能駕駛能力的年輕品牌,極狐已越來越成為北汽藍谷破局的關鍵。
極狐HI版提速進場 營銷渠道穩步推進
如果汽車行業也有奧斯卡,要評選量產車中智能化的標桿產品,那么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絕對是一位有力競爭者。這款車從去年上海車展正式亮相以來,就一直處于話題C位。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鴻蒙車機OS系統、MDC810智能駕駛計算平臺......眾多超前裝備的加身,讓其可以同時實現高速、泊車、城區的全場景智能駕駛體驗和視覺感知、車載支付、無縫流轉等智能交互體驗。
今年5月,這款車在期待中迎來了上市,開始正式走向消費市場。6月,官方發布交付推進表,明確7月開啟面向全款及大定用戶的交付,9月進入大批量交付期。從上市到交付只間隔兩三個月,這在行業范圍內算是相當迅速了。今年受疫情和供應鏈影響,延期交付幾乎成為常態,部分車企甚至不得不拿出補償方案,來緩和用戶情緒。極狐在上半年的交付表現,是對自身行動力、執行力的一次很好的證明。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物理”上的新車交付外,高精地圖和OTA升級等軟件也被納入進交付推進表中。預計8、9月實現部分推送,12月再次進行高階智能駕駛OTA升級,實現全國38萬公里高速高精地圖的開通。在不容易被看見的地方下功夫,凸顯出了極狐對用戶負責的品牌態度。
與產品發布齊頭并進的還有營銷活動和渠道鋪設。上半年,極狐連續冠名的崔健、羅大佑線上演唱會,唱出了歌迷心中對野性與童年的追憶,也唱出了極狐廣泛的市場曝光和品牌破圈。據悉,光是羅大佑的一場線上演唱會就有超4161萬觀看人次,總曝光量達27.7億。數以億計的流量,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品牌價值沉淀,借助情緒表達火速出圈,也為今后的銷售找到了更多潛在用戶。
與此同時,極狐行動2.0沉浸式駕駛探索營線下活動也在同步開展。今年預計將在15座重點城市核心商圈舉辦,目前已成功舉辦成都、長沙、武漢、西安、濟南、蘇州站。這種零距離沉浸式體驗,自去年1.0行動開展以來就廣受好評。面對面交流、手把手試乘,比一般的營銷喊話更能直抵人心。
在渠道方面,極狐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截至目前,極狐汽車已在全國開業運營門店114家,計劃今年營銷店面將達到186家,并計劃在2025年做到覆蓋100+城市、380+家網點的營銷服務網絡規模。
從產品到營銷再到渠道,極狐都鮮明地展露出一個“快”字。全方位的提速,說明北汽藍谷已適應了互聯網和新造車思維下的快節奏,同時也預示著企業的下一步發展即將進入快車道。
智能駕駛指明前路 公司成長性可期
無論是投資者還是終端消費者,總是希望企業能夠成為永遠的領軍者。然而,在現實環境下,企業的成長性其實更有價值。于投資者而言,這是最好的長線回報。于消費者,這是未來升級、售后、一切服務的基石。
智能電動汽車時代,最具成長潛力的賽道,無疑是智能駕駛。因為有了智能駕駛技術,電動汽車不再只是將發動機油箱摳出來換成電機電池的改造品。因為有了OTA,輔助駕駛、智能車機不只是一項平平無奇的配置,而是一個可以沒有上限不斷升級的超級智慧體。
國內的騰訊、百度、阿里、小米等互聯網大廠,無一不將智能駕駛當作未來的風口,國外更是如此,除了特斯拉、微軟、英偉達等科技企業外,亞馬遜、沃爾瑪等“外行”也展開了對智能駕駛的“買買買”。顯而易見,這條賽道足夠寬,水池足夠深,企業的上升通道也足夠廣闊。
誠然,北汽藍谷作為一家專注造車的企業,需要提升軟件能力。然而,在面對數字鴻溝時,北汽藍谷沒有用蠻力填平,而是選擇在溝壑上搭建橋梁,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效益。
2019年,北汽藍谷與華為開展智能網聯與智能駕駛領域的深度合作,雙方共建“1873戴維森創新實驗室”。2021年9月,北汽藍谷與華為簽署全面業務深化合作協議,即廣為熟知的“八年互為優先合作伙伴”協議。沒有圍墻、沒有邊界的產業協同,最終實現了華為智能化汽車解決方案在極狐車型上的全棧應用。
華為的光芒在業內有目共睹,北汽藍谷也并非只是“追光者”的角色。為了把行業最先進的技術、最優質的資源整合到整車上,呈現給用戶,北汽藍谷精心搭建出了首款全冗余架構的電動硬件平臺—BE21平臺。華為第一時間選擇與北汽藍谷合作,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能成為“華為自動駕駛第一車”,正是取決于北汽藍谷領先的BE21平臺和電子電氣架構。
北汽藍谷對于華為而言就像一艘航母,可以為其提供扎實可靠的平臺支持;華為對于北汽藍谷,則像是埋在后院的寶藏,增加了對未來的想象空間。二者互為補充,也互為彼此價值的放大器。
北汽藍谷與華為的合作,還有一個“支線任務”一直未打開,那就是與華為共享銷售渠道。6月20日,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京濤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對于進入華為渠道的事宜,公司與華為方面一直在積極推進中,但由于涉及保密協議等相關規定,目前暫時不能做具體的披露。而在近期,有不少媒體實地探店發現,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已經入駐了北京等地的華為門店。由此不難推測,全面共享渠道到來的那天,應該已經不遠了。而這,或成為北汽藍谷彎道超車的又一大利器。
據悉,華為在全國有超過5000家高端體驗店和超過60000家零售與服務網點,要遠高于國內的主流合資廠商,這正是產業深度協同的優勢所在。
總體來看,北汽藍谷上半年的表現有頗多可圈可點之處,對未來的布局也足夠果斷精準。賬面上的預虧數據,其背后是深度戰略調整,為下一階段的高質量發展鋪平道路。
新能源汽車行業從來就算不上一個“賺快錢”的行業,車企必須提前布局,舍得投入,擁有耐心。下半年,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將迎來大規模交付,彼時或許才是北汽藍谷真正的亮劍時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