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17:31:44
來源:榕城網
國學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沉淀與集合,既是中國數千年文明智慧的結晶,也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化的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正確認識“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的重要指導思想,近日由華瀚國際文化發展公司發起主辦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國學發展論壇暨華瀚圣王國學大講堂啟動儀式”在中山舉行。來自國內近千位國學愛好者、專家學者在現場、云端共同參加了論壇啟動儀式。
華瀚國際文化發展公司董事長 蔡詩章致辭
華瀚國際文化發展公司董事長蔡詩章在致辭中說到,新時代是一個多元價值觀碰撞和沖突的時代。如今的中國與改革開放前相比,社會財富極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在國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心靈家園卻日益變得荒蕪。“傳統文化中重人際關系、重社會和諧、重道德修養、重禮義廉恥、重道德自律、重理想人格、重和而不同等思想資源一下子成為全社會最需要了解、最需要獲得的東西,這些思想觀念正是當今我們這個社會最缺乏的東西。人們試圖通過對儒家思想、傳統文化、國學的重視,來呼喚社會的道德良知,呼喚正義的力量,呼喚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喚人性中善的本質;進而希望通過傳播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達到提高全民族的整體道德素質、再現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美好宿愿。”
著名國學學者賈春陽做主題分享
華瀚國際文化發展公司華南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客座教授、著名國學學者賈春陽在隨后開啟的“華瀚圣王國學大講堂--中醫藥文化論壇”中做了主題為“易學與中醫藥”的分享,他指出:宇宙空間各種事物都受著客觀規律的制約,又都有自身的運動規律。中醫藥與 《易經》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源于《易經》而異于《易經》。《易經》是總的世界觀的學說,而中醫學是研究人體健康的專科學術。中醫學借助于《易經》的思想方法理論框架,又獨創性地構架了完整而系統的理論體系。中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就是在《周易》的影響下結合醫學實踐而形成的。學醫而不學易的人,必定思路狹窄,不能從宇宙大道上把握人體生命的本質和規律,而只知易不知醫的人,必定滿足于玄學空談,不能解決具體問題,由于不能在身體上有所體證,因而對天地大道的把握也必定不夠深刻全面,只有將二者統一起來,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彌補各自的不足,否則就會錯過一生珍貴的時光。
在啟動儀式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任播音員、中國新聞獎金獎、中國廣播獎金獎、中國體育新聞“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張文星老師滿懷深情地朗誦了李白的“將進酒”夢中回到大唐,看人群熙熙攘攘,醉美酒十里飄香,悟人生確是夢一場,嘆千年面目全非,念昔日熱血一腔。
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范,有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范,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為了對這些永不褪色的價值進行重新挖掘與提煉,華瀚圣王國學大講堂致力于宣傳和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現代大眾傳媒技術,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讓傳統文化“熱”起來,也致力于讓傳統文化“潮”起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