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13:26:15
來源:財訊界
1、持有多少只基金更合適?
投資基金的目標是為了實現財產的保值升值,選擇組合投資多只基金的目的則多是為了增厚收益或是分散風險。
然而,持有太多只基金卻不能幫我們實現這個目標。面對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的基金持倉,我們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對每只基金的表現和變動情況進行觀察跟蹤,影響我們止盈止損,也沒法發現不值得持有的基金。
再來說說分散投資。我們投資基金產品,相當于買入一籃子股票、債券等組合資產,本來就是分散了風險,如果持有過多的基金,味道就變了:過于分散,等于沒有操作。
著名基金研究機構晨星曾做過一個測算,持有基金數量從1到30不等,同時更換組合中的基金品種,然后分別計算每個組合五年的基金業績波動程度。
數據來源:《晨星投資者》
研究結果顯示:持有1只基金的組合的波動率最大,每增加一只基金就可以明顯改善波動程度;當投資者持有基金數量在4只時,組合波動率會顯著的下降。當到10只時,組合的波動率的下降幅度會很微弱了。根據這個研究結果,持有4-7只基金可以更好地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2、如何精簡持倉基金數量?
既然確定了持倉基金的數量有更優解,我們該如何精簡基金數量呢?中歐基金家的小歐建議,可以考慮按照下面這三步操作。
第一步,明確目標,確定比例
正如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所說,“資產配置多元化是投資的唯一免費午餐”。因此,基金持倉管理也應該服務我們大類資產配置的目標。比如,按照個人的目標收益率、生命周期階段和風險偏好,統籌規劃股債基金的配比,審視目前的基金賬戶,權益類基金和固收類基金是否存在超配或低配的情況,以及分別需要精簡的數量。
第二步,有序統計,分門別類
相信不用小歐多說,在今年結構性行情的市場中,不少投資者應該都認識到了多元化持倉基金的重要性。除了前面說到的權益類和固收類兩個大類,在做基金精簡時,我們也需要對持倉基金做更細致有序的統計,并進行歸類。
比如,針對權益類基金,就可以按照投資風格分為價值、成長、均衡、行業主題等等,在精簡持倉基金之前,給所持有的基金1-2個標簽,明確相關基金的投資風格、持有的理由和目標也能更好地幫助我們進行斷舍離。
第三步,勇于放棄,徐徐圖之
在明確目標、做好分類之后,就可以進行更合理有效的精簡了。
對于標簽相似的基金,我們要在比較基金公司、過往業績、基金經理能力圈等各種因素之后有所取舍,我們也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圈和對未來市場中長期走勢的判斷,在不同標簽的基金配比上有所傾斜,對判定確實不佳或超配的基金要果斷放棄。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即使在精簡基金的時候,也切忌追漲殺跌,對計劃減持或清倉的基金最好采用分批贖回的策略,避免因為市場短期波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也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其中的觀點和預測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后可能發生改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