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刺梨“三級跳”譜寫時代新華章

2022-04-08 10:04:00

來源:今日頭條

價值是什么、用什么來衡量?

有一種解釋是:能夠滿足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需求,滿足的程度越深或者廣度越寬,其價值越大;反之亦然。

7月15日,在“貴州刺梨·健康中國行啟動儀式暨產業招商推介活動”上,貴州刺梨企業與國內外投資商、渠道商、平臺商齊聚一堂,達成簽約項目27個,合作金額達17.3億元。時間回溯到2018年,貴州刺梨的銷售額僅為2億元。

市場,是價值最綜合的體現。而數據,則是價值最直觀的反映。在高質量發展的貴州,被譽為“維C之王”的野果——刺梨,以工業帶動,其價值正從多個維度飛速展現和濃郁釋放。2019年至今,不到三年實現“三級跳”,譜寫出新時代動人篇章!

今天的貴州大地,貴州刺梨正花繁葉茂、果香四溢。

春天的到來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2019年堪稱貴州刺梨發展的春天。這一年,貴州刺梨迎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個個具有指向性、標志性的重磅事件,注定了這一年的極不平凡:

2月,貴州省委、省政府領導領銜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工作制度出臺,各由一位省領導任組長,刺梨是其中之一。

3月,貴州省政府與廣藥集團簽署協議,以貴州刺梨為主要原料的“刺檸吉”飲品應運而生,當年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標志著貴州刺梨產業化發展邁出了全新的一步。

5月,全省刺梨產業推進會召開,確立2019年以“打造精深加工為目標、以擴大市場、品牌培育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示范作用,加強產銷銜接和品牌建設,把刺梨打造成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改善生態環境的健康時尚生態產業”的工作目標。

6月,省刺梨產業領導小組和省刺梨產業工作專班出臺了《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刺梨產業發展推進方案(2019-2021年)》,按照“把農產品變工業品把工業品變健康消費品”這一思路,提出了全省刺梨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發展思路、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

8月,貴州省刺梨行業協會成立,打造“貴州刺梨”公共品牌、加大刺梨產品營銷推介、制定行業各項標準、引導規范刺梨行業發展。還在貴州大學成立了貴州省刺梨產業研究院,重點開展刺梨功效、種植標準、加工標準、新產品開發等研究。

貴州刺梨產業緊鑼密鼓的頂層設計,點面結合,形成“合力”,直接推動著貴州刺梨產業的“春暖花開”。

接踵而至的好消息雄辯地證明:發展刺梨產業,貴州走對了!

在上海舉辦的2019年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上,首次開辟刺梨專區,開館100分鐘左右,健康態貴州刺梨產品,全部售罄。

“2019貴州刺梨產業宣傳推介暨產銷對接會”上,上海尋夢信息、申通地鐵等單位及企業分別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簽訂支持貴州刺梨產業發展的合作協議;北京匯源集團也與貴定縣人民政府簽訂刺梨產業戰略合作協議。貴州四個刺梨主產區政府、企業與基地簽訂收購協議……

貴州刺梨產品陸續入駐各大電商平臺,淘寶、拼多多、京東還開設貴州刺梨旗艦店;省外大型商超也開始有貴州刺梨的影子。

頂層設計優勢在于:只要方向清晰、路徑正確,那么,一個產品乃至一個產業,就會生發出無窮無盡的“芳香”。

2019年,貴州刺梨產品省外銷售收入達3億元,比上年增加了50%,實現了可喜的一跳!

夏日的喜悅

夏天,是刺梨開始掛果的時節。

志存高遠的頂層設計,為貴州刺梨播下了全新的種子和美好的期望。

2020年,貴州刺梨迎來了“掛果”的喜悅。尚在年初,省刺梨產業工作專班就勾畫出了刺梨果的“模樣”:推進良種選育;提升種植基地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推進訂單保底收購;培育加工龍頭企業;培育拳頭產品;培育刺梨品牌;培育省內外市場;培育完善標準體系。

從種子到收購,從產品到企業,從品牌到市場,貴州刺梨要實現的,是全過程的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而這其中,保底收購、制定標準、打造品牌、宣傳推介是“重中之重”。

既有“ 行軍圖” , 又有“ 突破點” , 這一年, 貴州刺梨“ 長勢喜人”。

經省刺梨產業工作專班多方積極協調,貴州刺梨公共品牌以及原產地認證等重要元素得到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支持。龍頭企業奮起發力,“ 刺檸吉”“刺梨C”“刺C贏”“健能刺梨酸奶”“刺力王”“山王果”“天賜貴寶”等刺梨品牌脫穎而出。

通過線上線下推廣,貴州刺梨地域品牌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認知、市場向好。

這一年,貴州刺梨果香襲人。貴州刺梨種植面積達200萬畝,鮮果

產量超過10萬噸,全國第一。

貴州刺梨加工產值達16.2億元,果農售果收入達4.05億元。這一年,貴州刺梨再一跳,成為“自帶光環”的珍果。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領銜成立“刺梨呼吸疾病研究聯合攻關組”,并多次點贊貴州刺梨。在貴州刺梨產業發展論壇暨廣藥集團王老吉2億元扶貧消費券上線儀式上,鐘南山認為:貴州刺梨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

武漢中南醫院和瑞金醫院在臨床上嘗試用大劑量的維生素C治療新冠肺炎病人,有一部分取得比較好的成績。這說明,刺梨在醫學領域具有研究價值。

秋季的豐沃

秋天的美,既素面朝天,自然滋養;又果實滿筐,清香宜人。

從山野間到研究室,再從研究室到工廠,最后到線上線下的市場。2021年,貴州刺梨走到了收獲的季節,實現了跨步一跳。

窺一斑知全豹。7月在貴陽舉行的貴州刺梨·健康中國行啟動儀式暨產業招商推介活動,透露出了多重信息:從市場影響上看,國內100余家科研單位、行業協會、投資商、經銷商、渠道商,以及文化界嘉賓、貴州刺梨企業代表共同參加,被譽為“刺梨產業風向標”。

從產業發展上看,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汪家強介紹:“刺梨屬第三代水果之首,正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和認可,有機會成為生態產業化和新征程上的‘幸福不動產’和‘綠色提款機’!”

從文化內涵上看,黔南州委常委、副州長張風臣說:“一次‘黔’往,終身‘南’忘!”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葉辛形容道:“刺梨果就像愛情,有酸有澀也有甜”!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說以往刺梨的功效說法不一的話,此次活動則將貴州刺梨的科研成果作出了明確界定。

鐘南山院士領銜成立的“刺梨防治呼吸疾病產學研聯合攻關組”負責人王宇博士通報:刺梨已經從農產品“蛻變”為科研營養品。

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主任于小冬頒布《貴州刺梨功效(2021版)》,公布最新研究總結的刺梨“十大功效”,對貴州刺梨營養、藥用價值作了權威肯定和認可。

來自省刺梨產業工作專班的,還有兩則“喜報”:

上半年,全省刺梨加工產值13.5億元,同比增長55%,銷售額超10億元,增長80%,生產經營企業70余家,較上年增加37家,規模以上加工企業19家,較去年增加10家。

加上“貴州刺梨·健康中國行啟動儀式暨產業招商推介活動”17.3億元合作金額,2021年,貴州刺梨銷售額逼近30億元。

三年沖刺風雨兼程,一樹刺梨花累累碩果。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諶貽琴2021年5月12日至13日深入六盤水市調研時,對盤州市盤關鎮天富刺梨基地發展鄉村產業、帶動農戶增收給予了肯定。8月11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諶貽琴在黔南州調研時,到貴州山王果集團有機刺梨生產基地、車間考察,要求集聚全省刺梨企業力量,做好貴州刺梨公共品牌,大力延長產業鏈,提升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水平,著力強市場促增收。

貴州刺梨的發展,得益于貴州良好的生態環境,得益于貴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確決策,產業發展明顯加速,品牌影響不斷提升,市場銷售成倍擴大,整體發展勢頭強勁。

貴州刺梨的發展,證實了刺梨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既可生產出健康時尚的食品,也可產出功能性的藥品保健品,為人類提供強身健體的選擇。如今的貴州刺梨,長成了綠水青山間的“生態樹”和“景觀樹”,結出了凝聚貴州精神的“創新果”!如今的貴州刺梨,變成了高質量發展的“搖錢樹”和“幸福樹”,結出了象征貴州美好未來的“多彩果”!

相關鏈接:

貴州刺梨簡史

1690年,清康熙年間的《黔書》和《貴州通志》中就有對野生刺梨利用的記載。《黔書》中載有:“刺梨野生,夏葩秋實,實如安石榴而較小,昧甘而微酸。”“食之可以解悶,亦可消滯,漬其汁煎之以蜜,可作膏,正不減于梨渣也。”

1833年,吳嵩梁《還任黔西》詩句“新釀刺梨邀一醉,飽與香稻愧三年。”吃三年稻米還不抵喝一頓刺梨酒痛快、盡興。比此詩稍早或稍晚的貝青喬的《苗俗記》載:“刺梨一名送香

歸……味甘微酸,釀酒極香。”

1850年,《貴陽府志》有“以刺梨摻糯米造酒者,味甜而能消食”的記載。

1870年,《本草便方二亭集》記錄了刺梨的藥用價值。

當今最廣為傳道的是清光緒年間的青巖狀元趙以炯的《詠刺梨》:“生在山間不入盆,擅妍不肯進朱門。卻和龍井釀成酒,貢上唐朝承圣恩。”

民國初期,花溪青巖古鎮有4、5家刺梨酒坊,其中以大戶劉金保家較有名,產品依靠人挑馬馱外銷黔中各地。

上世紀40年代中期,貴陽花溪青巖古鎮刺梨酒已有一定的規模,逐漸形成了刺梨產業。

1941年,營養學家王成發教授,發現刺梨中的維C含量極高,是獼猴桃的12倍,檸檬的75倍,蘋果的500倍。

1942年,著名營養學家羅登義對刺梨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外科學家的關注,英國著名的生物化學家李約瑟教授,特別將刺梨稱為“登義果”。

1950年代初,在羅登義教授主持指導下,貴州農學院繼續對刺梨開展研究,在資源品種調查、引種馴化、人工栽培、貯藏加工等方面進行了新的研究和探索。

1951年8月,我國最早的刺梨加工企業“國營青巖酒廠”(1954年改名貴州省花溪刺梨酒廠)成立。

1960年,由林修顴、王興國、曾憲章等主編的《貴州經濟植物圖說》中,對刺梨的性狀、成分、用途、加工、鑒別方法及品質規格等作了一定的記述。

196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等主編的我國第一部經濟植物志——《中國經濟植物志》。對刺梨的學名、地方名、形態特征、生長環境、用途、理化性質、采收處理及加工等均作了比較完整詳盡的、科學的描述。

196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研究所將刺梨列入《食物成分表》,并將刺梨的各種營養指標進行了公布。

1980年代,科學家們探明其藥用價值,全國開始大面積種植刺梨。

1981年,出口創匯14萬美元。

1982年,產品生產能力最高時達到年產500噸。由此推動形成了80年代中期貴州刺梨產業年產值達到1131.1萬元的第一次發展浪潮。

1984年,成立貴陽市刺梨研究所。

1987年,中科院、農科院開始研究刺梨,并拍攝了《1987刺梨抗癌紀錄片》。

1990年代中期,刺梨產業形成了第二次發展浪潮,產值達到9810.5萬元,之后逐年減產直至2000年觸底后開始回升。

2003年,刺梨被收錄于貴州省民族中藥材寶典。其藥食兩用屬性也已被國家認定。

2007年,樊衛國教授成功馴化出更優品種:“貴龍5號”并在全省推廣種植。

2010年,貴州刺梨產業的產值為18782.35萬元。

2012年,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一種藥食兩用型水果。

2018年,刺梨因為原生態種植方法與優秀的品質管理成為首個培育的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央視第五套農業、軍事頻道多次專題報道貴州刺梨,備受全國矚目。

2019年2月,貴州省委省政府將刺梨產業列為十二大特色優勢產業之一,刺梨的市場潛力被極大地開發出來,逐步形成食品、保健品、藥品三大類刺梨產品。

2019年3月,貴州省人民政府與廣藥集團簽署了《貴州省人民政府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關于推動貴州刺梨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貴州刺梨為主要原料之一的刺檸吉飲品應運而生。

2019年6月,廣藥集團幫扶貴州刺梨產業打造的刺檸吉系列產品宣告全面上市。

2019年8月,貴州省刺梨行業協會成立。

2019年10月,在上海舉辦的2019年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上,首次開辟了刺梨專區。

2019年11月,廣藥集團王老吉刺檸吉冠名廣東—貴州高鐵列車。

2019年12月,貴州刺梨產業宣傳推介暨產銷對接會成功舉辦。同時,還舉行了“貴州省刺梨產業研究院”授牌儀式。

2020年,鐘南山院士在2020年刺梨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刺梨可能是目前發現所有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高。最后,鐘南山院士領銜成立“刺梨呼吸疾病研究聯合攻關組”。

2020年,黔南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了《州人民政府關于提請審議“州樹、州花”的議案》。會議決定:刺梨花為黔南州州花。

2020年,“粵港澳黔刺梨·皂角產業創新聯盟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

2020年6月,在抖音APP正式啟動“貴州刺梨·維C之王”抖音挑戰賽。

2020年6月,貴州刺梨公共品牌及其系列標準正式對外發布。這標志著貴州開啟以公共品牌和標準創建驅動刺梨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2020年9月,“貴州刺梨·維之王”5秒版商業廣告在央視并機播出。

2021年,出臺《貴州刺梨2021年高質量發展要點》,明確我省刺梨產業將按照新型工業化引領“新四化”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走加工帶動之路,以市場化方式高質量發展。

2021年,依托貴州大學建立的國家林草局刺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順利通過國家林草局的驗收。

2021年2月,廣藥集團宣布設立全國首個鄉村振興基金——廣藥集團“刺檸吉”十億鄉村振興基金,擬在五年內投入10億元,從科技、產業、生態、教育、文化五大方面精準發力,進一步促進刺梨產業蓬勃發展。

2021年3月,“貴州刺梨·維之王”5秒廣告片高光亮相央視,在CCTV1、CCTV13 等頻道的重點優勢時段密集播放。

2021年4月,貴州刺梨企業展團亮相2021第104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貴州刺檸吉、娃哈哈、“貴州刺梨”公共品牌授權使用企業在內的33戶貴州食品企業參加展會。

2021年,貴州刺梨暨生態特色食品產業質量品牌培訓會在貴陽舉行。

2021年6月,中法合作貴州農產品高附加值創新成果暨刺梨高附加值系列新品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活動現場發布了刺梨高附加值產品、舉行了刺梨全球出口啟動儀式。

2021年,貴州刺梨·健康中國行啟動儀式暨產業招商推介活動在貴陽舉行,會上發布了《貴州刺梨功效(2021版)》《貴州刺梨系列標準匯編(2021版)》,發布了2021年貴州刺梨公共品牌授權企業、三項“十佳”名單。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貴州刺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