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6 09:40:58
來源:華爾街見聞
即使在牢獄內,依舊有人想要利用1337000來出圈。
8月3日晚上,一份哪吒的市場公關團隊的微信截圖被流傳了出來。截圖內容顯示,團隊有人建議“請吳亦凡代言,五分鐘出圈”。
雖然哪吒汽車以及創始人張勇、投資人360很快就發布了聲明,將對這些討論的人進行辭退,但造成的影響已經非常惡劣。
已經不想去討論是誰作為“內鬼”曝光了這一行為,還是哪吒汽車為搏出圈而主動的苦肉計,單純從目前市場角度來看,哪吒的困局在哪里。
賣不上價的哪吒汽車
剛剛過去的6月,哪吒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其單月銷量再創新高,達到5,138輛,同比增長536%,與此同時2021年1-6月銷量達到21,104輛。作為二線新勢力的頭牌,哪吒看似不錯,但銷售質量怎么樣呢?
今年上半年,所有的銷量中去年11月上市的哪吒V占到了85%以上的比例,要知道這只是一輛最低5.99萬,最高7.69萬元的車型。當蔚來、小鵬、理想們在用科技賦能,打造更高的品牌價值,哪吒卻在低價值端掙扎。
合眾??并不是不想做高端,而是市場并不認可價格貴的哪吒汽車。
作為沖擊高端的重要車型哪吒U,售價從13萬~19.98萬元,新車亮相時以“8屏交互”的Pivot智聯系統抓住了許多人的眼球,但上市后有長達半年時間平均月銷量不過尷尬的幾百輛。
所以為了增加銷量2021年款哪吒U Pro時,哪吒汽車將官方指導價大幅下調至9.98-17.98萬,配置表中的內容則不降反升,似乎想要通過提高性價比來挽救慘淡的銷量。但實際效果也并不明顯,今年上半年銷量僅僅只有3,032輛。
哪吒似乎已經被認定為便宜的新造車勢力。
從哪吒的角度來看,這是把自己定位為人民之車,并且打出口號“人民的哪吒人民愛”,但作為新造車勢力,誰不想賦予品牌和產品更高的價值,A00級純電小車自始至終礙于產品自身定位的局限性,一旦放置太多重心在此,很容易令自身陷入到主推“低端路線”的怪圈之中。
一旦傳統車企完成新能源的轉型,通過強大的市場份額以及更低的邊際成本,第一個受到沖擊的就是低端新能源車。
所以一個車企85%的銷量都來自于一款不到8萬元的車型,那么對于這個企業,特別是新造車勢力來說,并不是一個能夠讓人滿意的答案。
根據企查查根據企業發明公布專利,發明授權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外觀設計專利五項知識產權進行單位換算出的數據顯示,哪吒的母公司合眾的數字僅為297.69T,而同樣市場定位的零跑則高達585.51T,小鵬則能夠達到943.5T。
數字越高代表著發布的專利更多,更加科技化,顯然哪吒并不是領先的那個。這也間接就解釋了為何哪吒不能夠在群雄紛爭的新造車勢力中掀起波瀾。
不僅如此,早在2018年,哪吒汽車便說過在共享出行以及網約車的發展布局。進入2020年以后,哪吒汽車在這一方面布局速度加快,不僅加強和共享汽車的合作,哪吒汽車也成為地方政府指定采購車輛,利用自身的優勢不斷壓榨銷量。
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說,B端和C端市場本就是一個互斥的兩個極端,沒有一個消費者喜歡自己的車成為出租車版的街車,不僅大大影響了車主形象,也降低了品牌的價值。
這次哪吒惡性營銷的背后,是產品沒有自己的特色,品牌沒有自己的標簽,無法從品牌本身和產品本身向外界傳遞有價值的信息。
之前國潮風下,哪吒降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營銷事件都是正向的。
這次吳亦凡事件的發生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營銷、公關體系混亂的必然結果,如果這次不是吳亦凡,以后也會因為其他事件而失敗。
哪吒說由我不由天,但有時,天也由不得你。
360:哪吒的毒藥?
就在哪吒最艱難的時刻,周鴻煒向張勇伸出了橄欖枝。
360的到來不僅在車輛安全上賦能哪吒汽車,更是在企業傳播上有了全新的增量點。“360到來之后,我們的傳播工作活躍度大了很多,也有更多人因為360了解到我們了。”哪吒汽車內部人士表示。
作為人人皆知的互聯網企業牽手一個新造車勢力,初期是看得見的雙贏,但這樣狀況并沒有持續太久。
上個月一篇名為《我害怕的那個人也要造車了》的文章被迅速傳播。內容直指周鴻祎本人,并表示其入股哪吒,更多是為了股價運作。
很快,哪吒官方做出了辟謠:“360與哪吒汽車的合作一直以來都按照雙方預設的進度正常有序地進行,并且雙方都在按照協議要求正常履約。”
確實有序進行,甚至進行得有些過火了。“360來了之后,很多原來哪吒的員工都有些收到了擠壓,360似乎想要獲得更多的控制權。”業內人士表示。從這一次的事件中更能夠體現。
這次事件的主角彭剛就是經360自薦到哪吒汽車,并不是哪吒汽車原來的高管,他的風格,似乎可視為是360對哪吒影響的體現。
這已經不是正常的合作了,更多的是控制。
周鴻煒在入股哪吒時就把自己定位為哪吒的首席產品經理,但要知道周鴻煒并不是一個成功的產品經理。梅開二度都失敗的360手機,就是周鴻煒在制造端失敗的最好印證,雖然最后都甩鍋合作伙伴的不給力,但是也能體現出和360合作硬件的制造并不那么簡單,更不用說是汽車。
周鴻煒認為哪吒所缺少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包括互聯網基因,互聯網思維以及整個車載安全,都將由360來提供,但新造車勢力的核心,正是在智能駕駛以及智能座艙。
然而實際上360并沒有自動駕駛以及智能座艙的技術積累。在360公司的最新年報中,涉及到“汽車”關鍵詞的信息僅有兩條。其一為,公司積極參與安全標準化建設,其中包括“汽車安全”;其二為,一項涉及金額1000萬元左右的“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大腦”政府補助項目。360與哪吒宣布造車后,其招聘部門才開始人才的招募。
如果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和基因是通過控制,排擠原有的員工來完成,那么哪吒真的需要這樣的合作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自從360入局哪吒開始,負面消息更多,實質性的成果卻絲毫沒有看到。2個月的時間很短,但這并不是借口,在新造車的行業,每一天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就像是阿里和上汽集團的合作,最終在耽誤了多年之后,阿里血洗管理層入局,上汽從一個聯合創始方降級為了簡單的股東和投資方,互聯網和制造業之間的隔閡并沒有那么簡單能夠解決,從這個角度來看,哪吒和360并沒有表面那么美好。
記得2017年方浩一篇《人民想念周鴻煒》成為了近年來互聯網浮躁的最真實寫真,懷念是因為現在缺乏真實和執念,從這次營銷事件來看,或許踏實苦干的汽車圈并不需要周鴻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