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捕撈漁業產值逐年增長 海洋捕撈總產值、總量略下降

2021-05-19 15:45:53

來源:前瞻網

中國海洋捕撈總產值、總量下降

海洋捕撈業已經成為我國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2018年我國海洋捕撈漁業總產值呈增長趨勢,2019年略有下降,為2116億元。2019年我國海洋捕撈總量為1000.15萬噸,同比減少4.24%。

1、中國海洋捕撈漁業產值逐年增長

海洋捕撈業作為我國海洋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帶動海洋漁業第二、三產業的發展,作為漁業產業鏈的上游即生產供給環節,對于全產業鏈的發展起著基礎支撐作用,除此之外對漁業經濟的全面發展也起到積極的聯動促進作用。

2012-2018年我國海洋捕撈漁業總產值呈增長趨勢,2019年略有下降,為2116億元。如今,海洋捕撈業已經成為我國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2、中國海洋捕撈總量呈下降趨勢

隨著捕撈技術進步和大規模商業捕撈發展,海洋捕撈業進入快速發展期,2011年我國海洋捕撈產量增長至1241.94萬噸,隨著海洋捕撈壓力的持續增加,漁業資源過度捕撈狀況日益嚴重,海洋漁業資源受到環境與時間等條件的限制,再生能力受到制約,導致海洋漁業資源出現衰退現象,海洋捕撈總產量不斷減少。2019年我國海洋捕撈總量為1000.15萬噸,同比減少4.24%。

我國海洋捕撈產品種類主要有魚類、甲殼類、貝類、藻類、頭足類等。近年來,我國海洋捕撈魚類產量有所下降,但仍占海洋捕撈產品產量的絕對優勢地位。2019年海洋捕撈魚類產量為682.88萬噸,占海洋捕撈產量的68.28%。

2019年海洋捕撈產量排在第二位的是甲殼類產品,捕撈產量為191.79萬噸,占海洋捕撈產量的19.18%;頭足類排名第三,產量為56.92萬噸,占比5.69%。

從不同省市來看,2019年我國海洋捕撈產量排名前五的有浙江、山東、福建、廣東以及海南,其中浙江省擁有我國最大的漁場一一舟山漁場,漁業資源豐富,是我國海洋水產品的主產區,在全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3、拖網作業仍為海洋捕撈主要作業類型

我國海洋捕撈漁具主要包括拖網、圍網、刺網、張網、釣業以及其他等漁具,近年來其中拖網作業產量有所下降,2019年為476.60萬噸,但仍然是海洋捕撈的最主要作業類型,占比為47.65%;其次是刺網作業產量,2019年為224.18萬噸,占比約22.42%,占比較高;

最低的是釣具產量,2019年產量僅為35.29萬噸,占比僅為3.53%,其中拖網和張網均屬對資源破壞較嚴重的漁具,使用比例過高不利于資源的養護,而作為節約型、資源選擇性較強的圍網、釣業等則占比較小,有待大力發展。

4、東海海洋捕撈產量最多

我國漁船作業漁區在我國黃渤海和東海、南海,其中東海是我國重要的漁業產區,漁業資源生產力為我國海域重最高的,在我國海洋捕撈業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從不同海域產量來看,2019年東海產量為407.58萬噸,同比下降2.32%,產量排在第一;產量排在第二位的是南海,為300.38萬噸,同比下降2.97%;黃海排名第三,產量范圍229.23萬噸,同比下降3.93%。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于前瞻產業研究院《》,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產業申報、、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關鍵詞: 海洋捕撈 下降 拖網作業 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