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8 11:43:54
來源:第一財經
近日針對有傳聞稱滴滴啟動造車,并有意挖角曾任蔚來汽車用戶發展副總裁的朱江。對此,朱江明確回復該消息不屬實,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滴滴沒有聯系過我。”在2020年年中離開蔚來汽車之后,朱江加入福特中國負責電動車相關業務。
互聯網大廠聚集汽車行業
朱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制造電動車最重要的是掌握真正的核心研發技術,這些技術包括芯片、地圖、自動駕駛、整車軟件架構、硬件架構以及算法、云計算和機器人學習等。”
滴滴方面沒有對造車計劃向第一財經記者予以官方回應。繼小米宣布造車后,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企業有望加入造車這一熱門賽道。
對此,國內某自動駕駛頭部企業一位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造成已經成為一種業內風靡的現象。但是我個人認為,很多互聯網企業造車很難成功。”
此前有消息稱,滴滴正在計劃赴美上市,估值將至少達到1000億美元。但滴滴公司對此回應稱,目前尚無關于上市目的地或時間表的明確計劃。而潛在的造車計劃有望進一步推動滴滴的估值。
電動車正在成為資本市場熱捧的領域,這一方面是由于各國政府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受到電池和充電等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的利好。
特斯拉在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創紀錄的銷售數據后,單日市值就暴增500億美元。過去一年,在特斯拉股價大幅飆升的帶動下,中國在美國上市的包括小鵬、蔚來和理想等電動車廠商股價都順勢上漲。
盡管目前包括小米、富士康等電子產品制造商和互聯網科技公司都已公開宣布造車,但企業的造車模式和商業化路徑仍不明確。即使是近期造車傳言不斷的蘋果公司,也尚未確定是否開發一款蘋果品牌的整車。
蘋果CEO庫克在4月6日的一次播客節目中表示:“蘋果的優勢在于能夠集成硬件、軟件和服務,并找到它們的交叉點。”
自動駕駛擁有巨大經濟潛力
但相比造車本身而言,庫克似乎更看好自動駕駛技術的前景。他表示:“在我看來,自動駕駛是一項核心的技術,退后一步來說,汽車在很多方面就是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做很多事情。”
自動駕駛也將使得電動車企業的估值更加合理。特斯拉正在將這種“軟件經濟學”帶入制造密集型汽車產業。馬斯克在最近一次的財報發布會上給出他對估值的證明。馬斯克認為,因為自動駕駛汽車每天的使用時間將延長,從而使每輛汽車獲得更高的收入。
“如果您假設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汽車都能夠變成自動駕駛出租車,那么通過開發自動駕駛軟件等高利潤的產品,每年500億美元的汽車銷售額同時可以再產生500億美元的增量利潤。”馬斯克說道。
投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凱蒂·胡伯蒂(Katie Huberty)在1月份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稱,汽車移動市場規模為10萬億美元,以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蘋果為例,只需要占領這個市場2%的份額,那么就能實現與iPhone業務收入相當的規模。
“自動駕駛代表未來出行的方向,也是汽車行業面臨的終極變革。”國內自動駕駛技術公司Auto X創始人、董事長肖健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中國和美國,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已經邁出了商業化的從0到1的突破,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不過近期谷歌無人駕駛公司Waymo的CEO約翰·克拉夫奇克(John Krafcik)宣布離職,讓一些人對自動駕駛的前景產生了懷疑。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在朋友圈中寫道:“全無人駕駛汽車在2025年后才可能出現,現在還沒有清晰的實現路徑。我最近幾天的思考,甚至開始懷疑只依靠軟件+汽車可能很多年都無法實現全自動駕駛。”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加入造車和自動駕駛研發甚至芯片制造領域,相關人才的缺口問題也更加嚴重。“現在各家公司都在搶人,招人成為公司發展最重要的任務。”一家國內自動駕駛公司CEO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需要的人才是行業內最頂尖的人才,但是我們在國內需要和特斯拉、蔚來這樣的企業競爭人才,招人的成本也水漲船高,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