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殘黨的“驚喜”之作

2021-12-07 05:07:16

來源:北京青年報

每年12月5日是荷蘭(以及一些荷蘭殖民地)一個屬于兒童的古老傳統節日——圣尼古拉斯節。圣尼古拉斯的原型是公元三世紀一位希臘主教尼古拉斯,這位老人有著白色的胡子和頭發,紅色的帽子和斗篷,他騎著一匹灰色的馬,還有一個或多個叫Piet的助手。他總是在自己生日的前一晚悄悄從窗戶把一些禮物送給窮人家的孩子,因此他也被認為是兒童的守護神。

在荷蘭,圣尼古拉斯節被整個社會所重視,不管是政府、學校還是家庭,大人們都會在12月到來的時候認真地為孩子們演圣尼古拉斯坐船來荷蘭的戲。各個城市、鄉村都會有成人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真的從運河里坐船款款而來。小朋友們會沿街等待、慶祝。12月5日這天入夜前,各家會在門前、煙囪旁邊為圣尼古拉斯之馬準備胡蘿卜,孩子們便帶著夢想睡去。父母們會在孩子們睡著后將他們希望得到的禮物放在一個大麻袋里或是鞋子里,和禮物放在一起的還有一首押韻的小詩。詩的內容是關于過去這一年孩子的表現,表揚好的一面,同時也提出一些不足,希望孩子能在來年努力做得更好。其實是假裝圣尼古拉斯知道一切——孩子們為了能做個好孩子,來年還能得到禮物,就會努力改進自己。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荷蘭所有的學校都要帶領孩子們為同學制作Surprise(驚喜)。活動開始由每一位同學在小紙條上寫下自己的愛好和心愿,心愿單上的小禮物當然是有價格限制的(10歐以內)。大家會在老師的帶領下抽簽,每位同學要做一個手工模型送給自己抽中的同學,制作期為兩周。模型的主題與被抽中同學的愛好有關,禮物要放在模型里。按傳統慣例,每個孩子還要為同學寫一首押韻小詩,而制作者被要求匿名,統一留名“圣尼古拉斯”。這個一年一度的活動可是學校里的一件大事,也是孩子們各顯身手的重要任務。

沒想到,前兩天我兒子邊做手工邊跟我吐槽:“每年的圣尼古拉斯節對我來說就是一場噩夢。雖然要給同學準備Surprise(驚喜),但對我這種手殘黨來說,那簡直不是驚喜,而是驚嚇!去年我抽到給Lotte做‘驚喜’,她拿到的時候認真看了好久,問我做的是啥。你知道有多尷尬嗎?”

我安慰他說:“反正你盡力了。我也是個手殘黨,我也盡力了。人生盡力就好了。”

他說:“我們班同學都做的是碩大的東西。去年Toon給Amy做了一個2米多長的鉛筆,禮物藏在鉛筆里,里面還有支撐架和機關。”

這簡直戳中了我的笑穴,笑得我四仰八叉,眼淚橫流。我努力喘口氣,控制住我的情緒:“那Amy是怎么把這筆搞回去的?”

他很認真,并沒有笑:“好像是扛回去的。在surprise還沒揭幕的時候,我就好擔心那玩意兒是我的。當時我就想,可怎么搞回家呀?你知道嗎,還有更大的!”

我瞪大眼睛,驚訝地問:“還有更大的?”我是真驚訝,2米就已經夠嚇人了。

小朋友仍然很嚴肅:“Jimmy去年給Gasper做了一輛小汽車,比Gasper還大個兒,Gasper背在背上搞回家的。幸好家不遠,要不還得讓他爸開大汽車來運小汽車。”

我簡直笑抽搐了,但仍然想假裝一個好人。我說:“Tatum去年給你做的太陽系的各個行星好精致,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的。”

小朋友接著一本正經地說:“你知道不,這種東西是世間最難搞的東西。每個同學都下了功夫做。那么大一坨,放家里吧,沒啥用,大多也不怎么美。扔了吧,又顯得我太薄情。真希望上中學就不再搞這個事了,結束這場噩夢吧。”

我安慰他:“應該是最后一次了,中學了,誰還信這種童話呢!”

我倆接著鼓足勇氣一起做今年的surprise——今年兒子抽到給Maud做禮物。Maud喜歡任天堂的游戲,她在學歌劇。我們想來想去,做和歌劇有關的東西估計要折騰死,就做了一個switch游戲機。按傳統慣例,小朋友寫了押韻的小詩貼在假屏幕上。我問他:“為什么不寫手寫體,那更好看呀?”他說:“演戲要演全套呀,Switch屏幕上不會有手寫體的。” 我竟無言以對。

收工時,兒子覺得這是他這些年來最像樣的一個surprise作品了。其實等他將來長大回憶這些事,一定又會感覺不一樣吧?!

關鍵詞:

推薦閱讀

郭凱敏聲情并茂塑造楷模感人形象

發布于

王雷:從看客到掌柜用了21年

發布于

正陽橋鎮水獸的由來

發布于

月盛齋與前門之緣

發布于

首圖聯手魯博建魯迅文化推廣陣地

發布于

《鄉村愛情14》王小利版劉能歸來

發布于

“女強男弱”也能《幸福二重奏》

發布于

遠古書寫的力量與美感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