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環境又冷又臟,腰傷復發,張涵予是怎么拍完《鐵道英雄》的?

2021-11-22 08:01:50

來源:互聯網

德國工程師臨走時贈送的一件破呢大衣,一塊破油布當圍巾,還有一頂撕了邊的破氈帽,張涵予在電影《鐵道英雄》里從頭到尾就這一身衣服。雖然破,但型男硬漢的氣質仍然撲面而來。在這部11月19日上映的主旋律動作片中,張涵予飾演抗日戰爭期間山東棗莊“鐵道隊”隊長老洪,他帶領隊員們穿鐵軌、扒火車,截取武器和物資,用膽識和智慧與敵人斗爭到底,殊死捍衛家園。

《鐵道英雄》由楊楓執導,張涵予、范偉、魏晨、俞灝明等主演。楊楓透露,該片不是對劉知俠小說《鐵道游擊隊》的改編,而是取材于“魯南鐵道隊”的抗戰事跡。主創前期采訪了很多鐵道隊隊員的后人,張涵予飾演的老洪和范偉飾演的老王這兩個角色,便是從當年那些鐵道英雄的性格、工作特性中提煉而成。影片故事沒有聚焦山區、農村,而是發生在一個工業小鎮的車間里,講述一群鐵路工人和敵人的斗智斗勇。

《集結號》里的谷子地,《智取威虎山》里的楊子榮,《湄公河行動》里的緝毒警察,《中國機長》里的英雄機長……這幾年張涵予主演的電影作品多為男性氣質顯著的英雄類角色,《鐵道英雄》里的老洪也不例外,表面上他在日本人管控的工廠車間里做工,實際上他卻要組織“鐵道隊”隊員們堅持底下斗爭,驍勇殺敵。“老洪和谷子地、楊子榮一樣都是最基層的共產黨員,但每個人物也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比如楊子榮要外化一些,因為他打入了敵人內部,老洪則要更加內斂一點,他不能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張涵予說。

《鐵道英雄》中,張涵予有不少動作戲,比如扒火車、搏斗、追逐等,他還在一場受傷上藥戲中秀了一把自己的好身材。張涵予笑言,除了開機前接受了專門訓練,他平時一直有鍛煉的習慣,從來沒斷過。“我鍛煉不是為了別的,是為了有精力拍戲。如果不運動的話,人會越待越懶,越待越沒精力,所以要為電影里的動作戲去做一些身體上的準備。”

不過,即便是這樣,這次拍戲時他的腰傷依舊復發了。“這事還得從拍《集結號》時說起,當時有兩個月時間我一直穿著一雙解放鞋在冰水里泡,那時候年輕,也不覺得怎么,慢慢就涼到腰,等我們快拍完的時候,我就起不來了。當時在醫院住了一星期,把導演急壞了,后來這腰就一直困擾著我,每次拍戲都犯病。這次拍《鐵道英雄》的時候我從高處跳下來,下來之后就覺得有點不舒服,加上又是冬天,第二天拍拔槍射擊,一下沒扭好,就不行了。恰好接下來那三天沒有我的戲,我就趕緊養著。”張涵予坦言,他都擔心自己到老年時,腰能不能直起來。

除了要付出極大的體力,這次的拍攝條件也非常艱苦:一是冷,二是臟。為了營造肅殺寒冷的氛圍,影片今年1月份在東北取景拍攝。“每天還放著煙,煙嗆到嗓子眼里,吐出來的痰都是黑的。工作人員還可以戴幾層口罩,演員不能戴,還得說臺詞,收工回去后都咳半天。”張涵予感慨,自己這些年沒拍過什么舒服的戲,“都是在艱苦的環境下,要不特冷,要不特臟,還得演廝殺戲。拍《智取威虎山》,零下30℃的環境,《水滸傳》拍了七個多月全在冰天雪地里,凍得我都害怕。”

當被問及有沒有什么克服困難的秘訣,張涵予回答,沒啥辦法,只能咬牙堅持,“為了你心中那點夢想。”他覺得,人還是應該有夢想,為了夢想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只是待著,就更累了,也沒什么意思。他坦言,自己沒想過接一些輕松一點、都市化一點的戲。

“因為我喜歡像《鐵道英雄》《智取威虎山》這種有情懷的電影,我喜歡這種人物,這可能跟我的成長經歷有很大的關系。小時候看著老電影、聽著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長大,價值觀、世界觀都來自這些文藝作品,血液里流淌的就是崇拜英雄的血液。現在自己成為一名電影工作者,能把自己小時候崇拜的英雄人物全都重新再演一遍,我覺得很榮幸。”張涵予說,他小時候經常戴上父親的鴨舌帽,把自己扮成楊子榮、劉洪,把鍋爐當成火車頭,假裝電影里的場景。“今天我們用電影的形式把這段歲月和這些英雄的故事重新演繹,傳遞給今天的年輕觀眾,讓他們能夠最直觀地了解歷史。”

關鍵詞: 拍攝 拍完 英雄 鐵道

推薦閱讀

郭凱敏聲情并茂塑造楷模感人形象

發布于

王雷:從看客到掌柜用了21年

發布于

正陽橋鎮水獸的由來

發布于

月盛齋與前門之緣

發布于

首圖聯手魯博建魯迅文化推廣陣地

發布于

《鄉村愛情14》王小利版劉能歸來

發布于

“女強男弱”也能《幸福二重奏》

發布于

遠古書寫的力量與美感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