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路遙》:“路遙們”對路遙的致敬

2021-11-15 14:03:01

來源:互聯網

作家路遙以對文學超乎尋常的虔敬,創作了《人生》《平凡的世界》《早晨從中午開始》等一系列作品,用健康與生命完成獻祭,在42歲的年紀走完了自己充滿苦難與艱辛的人生,用自己在平凡世界中的體認、感受與期待飽含情感地歌頌土地、勞動、苦難與奮斗,為那個孱弱又蓬勃、混沌又昂揚的時代和身處于那個時代的悸動生命帶去無盡的撫慰與鼓舞,成為不可復制的時代記錄者和難以超越的心靈書寫者。

話劇《路遙》的創作者們都是在各自領域取得不凡成就的文藝家,從年齡和經歷上看,都不可避免地被路遙的作品所影響、所震撼、所鼓舞,他們有著與路遙相同或類似的心理和情感結構,他們是一定程度上或某個方面的“路遙們”,他們為觀眾提供的一把打開和進入路遙思想與情感“大門”的“鑰匙”。

話劇《路遙》的時間起點是1985年。路遙198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人生》獲得巨大成功,改編的同名電影獲得了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電影的傳播力巨大,連路遙老家郭家溝村的場院上都在放映。此時他已創作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他對這部作品寄予厚望甚至躊躇滿志,但卻意外地不被看好而無法出版。看得見、聽得到的一舉成名、聲名遠播和看不見的內心煎熬、自我懷疑撕扯著他。老家親朋提出的遠超他能力的請托、潛心創作長期疏于家庭責任而造成與妻子的隔閡與疏離,都讓他無力支應。讓路遙在這個內心風雨飄搖的時間登場,創作者就是要抹去這位“著名作家”頭頂的光環,置他于火上灸烤,讓觀眾看到他的脆弱和無力,看到他最終的堅定和無畏之前有過的動搖和試探。

劇作者不僅把人物的心理過程呈現出來,更是加重對人物挫折感的強調——《平凡的世界》出版獲獎,在人民大會堂領獎并發言,這些路遙人生的高光時刻只是點到為止、一筆帶過,反而用更多的筆墨落在研討會上受批評、無錢買煙的困窘、不得已為暴發戶寫傳記、領獎沒有像樣的衣服、收到獲獎消息同時妻子提出離婚、借錢去北京領獎,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還在憂心將要出版的文集無人預訂……這種巨大的反差讓人心酸,也引人深思。話劇要表現的不僅是當年路遙堅持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艱辛、時代背景下個人選擇的不易和兩難,更要反觀今天堅持嚴肅的文藝創作,堅持文學藝術是對人心靈的挖掘和現實情態的描摹的創作理念,堅持不被資本、媚俗等勢力和風氣所收買的創作態度是多么必要。而這些思想和觀念,正是創作者們在今天講述這樣一個“路遙故事”的動機和用意所在。

話劇《路遙》是與路遙惺惺相惜的“路遙們”為他獻上的一首挽歌,這其中有詩意,有敬意,也有一份清晰的自我指認。通過全息投影和多媒體技術呈現奔騰不息的黃河浪濤、氣勢磅礴的黃土高原、摧枯拉朽的漫天狂風,以自然環境來象征人物艱難的生命歷程和澎湃的生命激情,以不斷重復的黃河纖夫近乎匍匐地拖拽前行作為人物生命姿態和創作追求的意象表達,并在結尾處由路遙親自拉纖而強化這一意象,配合著深沉恢弘的音樂,這種高情感濃度的呈現飽含著創作者對路遙在逆境與掙扎中頑強奮斗與自我獻祭精神的高度禮贊,也表達了一份深深的理解與認同。

關鍵詞: 路遙 話劇 路遙們 致敬

推薦閱讀

郭凱敏聲情并茂塑造楷模感人形象

發布于

王雷:從看客到掌柜用了21年

發布于

正陽橋鎮水獸的由來

發布于

月盛齋與前門之緣

發布于

首圖聯手魯博建魯迅文化推廣陣地

發布于

《鄉村愛情14》王小利版劉能歸來

發布于

“女強男弱”也能《幸福二重奏》

發布于

遠古書寫的力量與美感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