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6 15:30:58
來源:互聯網
作為清代“西洋畫師第一人”的郎世寧,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逾半個世紀,是備受三代皇帝榮寵的傳奇宮廷畫家。10月15日,“弘歷的世界II——郎世寧繪《純惠皇貴妃油畫像》暨18世紀盛清宮廷藝術的西洋風”特展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幕,百余件藝術珍品展現了十八世紀中國與歐洲在藝術領域相互交流、融合。
此次展覽分為“皇帝與貴妃”、“清宮陶瓷新風尚”、“清宮鐘表”、“藝林百工”四大章節,以郎世寧繪《純惠皇貴妃油畫像》為核心,涵蓋宮廷繪畫、西洋鐘表、瓷器、銅胎琺瑯器、鑄銅器、古琴、家具、漆器、玻璃器、織繡服飾等十數個工藝門類,全面展示了乾隆時期宮廷藝術的高超成就。
眾多后妃中,純惠皇貴妃蘇佳氏在乾隆帝心中地位極高。此次展出的郎世寧所繪《純惠皇貴妃油畫像》,畫中女子雍容高貴,神情嫻靜溫婉,時年23歲的她身著金黃色緝米珠八團龍冬吉服袍,頭戴東珠頂吉服冠,青絨點翠嵌東珠火焰紋金飾眉勒子。按《大清會典》中記載,金黃色為妃及貴妃所專用。耳飾為一耳三鉗東珠耳墜,畫面四周貼明黃色織金緞細邊。畫中的服冠,體現了清代宮廷服飾制度的嚴苛,其繡工、用料以及織造都極為華美精致。
據悉,此件肖像是目前已知世界唯一私人收藏的郎世寧油畫后妃肖像。由于中國皇帝不喜陰影,郎世寧據此加以改進,采用平光的效果,而使畫面富有立體感且符合東方審美。從畫面看,作者熟諳人體解剖結構,肖像面部以“退暈法”繪制,淡化明暗對比,僅用色彩暈染,就表現出清晰的立體五官。它在繪畫手法與構圖上,與法國吉美博物館藏《乾隆皇帝半身像》及故宮博物院藏《孝賢皇后半身像》《婉嬪半身像》極為相似,這類乾隆及其后妃油畫半身肖像的尺幅、制式一致,應為一套。
特展第二章“清宮陶瓷新風尚”聚焦郎世寧及其他傳教士對年希堯、唐英在宮廷器物形制、釉彩、紋飾方面的影響。其中的明星展品不僅有不久前以2.66億元創下中國陶瓷拍賣紀錄的清乾隆御制洋彩胭脂紅地軋道雕瓷鏤空“有鳳來儀 百鳥朝鳳”圖雙螭耳大轉心瓶,也有時隔十年再次公開亮相的清乾隆御制洋彩胭脂紫地番蓮花卉套爐鈞釉雙象耳轉心瓶。
“清宮鐘表”部分展出了多件歐洲為中國宮廷特制的鐘表作品和中國宮廷自制中西結合鐘表,其中,清乾隆御制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鐘代表乾隆時期廣州貢御鐘表的最高水平。其上部的葫蘆裝飾采用了中國傳統的透明琺瑯工藝,鐘體四周采用了具有濃郁西洋風格的金屬雕刻工藝,中西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之極具觀賞價值。
展覽由保利藝術研究院與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將于10月16日至11月2日面向公眾開放,展覽期間還將持續推出學術研討會、視頻紀錄片、出版物等,為公眾與收藏界多維度詮釋清代西洋風格宮廷藝術的巔峰成就。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