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了之后,《披荊斬棘的哥哥》變了

2021-10-12 14:01:45

來源:互聯網

最近,在綜藝舞臺上出現了更多舞蹈藝術家的身影,藝術與綜藝的結合帶來更多審美嬗變。“不坐仙山不坐禪”,《披荊斬棘的哥哥》四公“三萬天”主題演唱會上,李響的昆曲一開口即驚艷眾人。哥哥們和中國現代舞舞蹈家趙梁合作的《舍離斷》舞臺,將中國戲曲、中國古典舞、中國古典樂器與國風舞美相結合,傳遞了頗有韻味的東方美學和“自觀自在,守本真心”的東方哲學。

《披荊斬棘的哥哥》四公演唱會首次引入藝術家合作表演,除了舞蹈家趙梁與哥哥們合作的《舍離斷》和《這世界那么多人》,圖靈音樂實驗室也參與了奇幻童話風的《達拉崩吧》和極具電影感的《當年情》舞臺的創作與表演。哥哥們與藝術家們的合作舞臺,不僅打破了藝術圈層之間的壁壘,而且創新了表演形式,極大地引領了舞臺審美,創造了更多有藝術價值的作品。

《舍離斷》創新融合多種中國元素,以昆曲與古典舞傳遞“山水精神”

趙梁是中國現代舞舞蹈家,舞蹈行為藝術家,一直嘗試于不同空間,環境和劇場的創作舞蹈。他以自己獨特的藝術理念形成自己特有的肢體語言,在與不同的藝術交織碰撞的同時,用自己的身體和行為來創作和感悟世界。

此次,在《舍離斷》舞臺創作的過程中,趙梁主動將自身的藝術理念融合其中,提出《舍離斷》是一首非常有禪意和國風的歌曲,所以在舞臺設計上希望更藝術化、劇場化。哥哥張晉在聽到趙梁這樣的想法時,直言:“我們想要做這個新奇的嘗試。”

公演當天,張晉陣營的《舍離斷》舞臺全員古裝亮相,衣袂翩躚,仙氣縈繞。跳著中國舞、唱著昆曲的李響率先登場,隨后吹著笛子的胡海泉、彈著中阮的白舉綱等人悉數亮相。在竹簾之中,奇石山水、昆曲、中國舞、中國樂器等諸多凸顯東方美學的元素逐一呈現,將歌曲中“自觀”的禪意通過具象化的演繹送達到觀眾面前,將出入自然、出入生活的灑脫展現的淋漓盡致,如舞蹈家趙梁所說:“這便是中國人一直在追尋的山水精神”。趙梁與哥哥們的全新創作有靈且美,讓《舍離斷》的舞臺審美不只是停留在視覺的“美”,更是蕩滌心靈的“美”。

《當年情》創新弦樂與說唱的組合,電影感的唱演方式直擊人心

圖靈音樂實驗室作為一個跨界類的音樂團體,集結類即興音樂、古典室內樂、爵士樂、實驗音樂、世界音樂、Rock樂隊音樂、民間音樂、Pop音樂等音樂流派于一身,擅長以音樂實驗室方式,制作并推出現場音樂表演。

此次,陳小春陣營與圖靈音樂實驗室合作的《當年情》保留并創新了歌曲的“電影感”。圖靈音樂實驗室結合哥哥們的現場表演的情節,“在編曲中融入了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的主題曲《Shape of my heart》、Coldplay樂隊的《Viva la vida》以及《英雄本色》中最經典的因短音樂《Mark‘s Theme》以放大原曲中所傳達的情緒并強化其電影感。”

在現場演繹的過程中,圖靈音樂實驗室則“用吉他、小提琴、大提琴三種樂器撐起了整首歌所要的全部憶舊、推動、激昂與抒情,這種改編手法與舞臺的意境是一脈相承”,不自覺便將觀眾帶入男人的“當年情”。

同時,在圖靈音樂實驗室的弦樂伴奏下,布瑞吉激昂地說唱著“最難忘記屬于我的青春仿佛還在昨天,我們曾經相信直到永遠一直不會破滅”。弦樂與說唱的創新碰撞,出了令人驚喜的化學反應,讓哥哥們想要表達的立意更加直擊人心。正如社會學家沈奕斐所說:“這首歌的演繹有非常多的煙火氣,覺得每個人都與過去的自己重新對話,亦是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

綜藝舞臺持續探索藝術融合,以高級美學提升作品生命力

藝術創新與融合是當下熱門一直在探索的主題。無論是融合京劇與搖滾的《悟空》,還是集結說唱與中國武術的《離開地球表面》,亦或是以“舞”與“武”結合掀起大俠風范的《好春光》,都是《披荊斬棘的哥哥》舞臺上所留下的令人難忘的唱演作品。

舞臺似一座橋梁,始終堅持鼓勵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的碰撞與融合,鼓勵藝術圈層之間的交流與突破,不斷讓中華文化的魅力置身于現代化的語境之中,持續為傳統文化增添了鮮活的底色,點燃年輕觀眾的文化自信。

“百花齊放”才能“美美與共”,當下熱門綜藝節目用文化自信、舞臺創新積極引領大眾審美提升,為大眾創作更多有價值的作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重塑藝術的精神力與審美力。

關鍵詞: 披荊斬棘的哥哥 他們 之后 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