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 20:46:50
來源:互聯網
今年是金沙遺址發現20周年。20年前,金沙遺址的發現,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填補了古蜀研究的大量空白,改寫了成都乃至四川古代史。
如今,在成都,隨處可見太陽神鳥的身影——在火車南站的斜拉跨線大橋上,碩大的太陽神鳥標志,凝視著四通八達的道路;疾馳的地鐵,不僅有太陽神鳥元素的列車,還有以金沙遺址命名、裝飾金沙出土文物圖案的地鐵站;就連新建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也是以太陽神鳥為靈感設計而成。
太陽神鳥,已經成為成都的一張城市名片,見證了成都這20年來的跨越式發展。而且這張城市名片還烙印在這座城市的DNA中,延續著這座城市長達三千年的文脈。
牛馬奔走、虎嘯鹿鳴……
金沙遺址曾出土了大量象牙、野豬牙、鹿骨以及牛、馬的動物遺骸,為什么3000年前的成都活躍著這么多動物?那時的成都會不會是一個天然的野生動物樂園?9月27日,在“中國考古百年”系列活動之“紀念金沙遺址發現2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上,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遺產與保護研究部主任、研究員鄭漫麗通過一場生動的演講揭開了這個謎團。
金沙遺址祭祀區不僅出土了金、銅、玉、石等大量珍貴器物,還有海量的動物骨角。當天下午,鄭漫麗以《金沙遺址祭祀區動物遺存的考古學觀察》為題,通過新穎獨特的研究觀點,向大家展現了一個牛馬奔走、虎嘯鹿鳴的金沙文明。這個神秘的遠古社會不僅人畜和諧,而且有著郁郁蔥蔥的完美生態。
鄭漫麗說:“大量動物骨骼是與祭祀用品共存的,通過對已公布材料的統計,祭祀區內發現動物遺存共有25處,約占已知遺跡的38%,反映出動物遺存作為祭祀的犧牲在祭祀活動中具有特殊的用途。”
讓與會者感到震驚的是,被用于祭祀的動物品種之多,可以說幾乎達到了一個小型動物園的規模。“這些動物遺存集中發現于祭祀區的東西部,有單獨一種動物骨骼,也有多種動物骨骼共存的。經鑒定,這些動物種類有:虎、豬獾、黑熊、野豬、犀牛、亞洲象、水鹿、赤麂、小麂、馬、牛。比如,一枚長9.5厘米的虎犬齒,一枚彎量達17.6厘米的野豬犬齒。”鄭漫麗說。
據了解,金沙遺址動物骨骼數量最多的是大象門齒、野豬犬齒、水鹿角、麂角。從大象的牙齒形態看,當為亞洲象。鄭漫麗說:“亞洲象只有雄性才長門齒,要獲取2枚上門齒一般只有將象殺死才能取出。而野豬犬齒多為雄性野豬下犬齒。”
金沙遺址的水鹿只有雄性長角,鄭漫麗介紹,成年雄鹿一般每年春季會換角一次,要獲得鹿角不一定殺鹿。從祭祀區一些鹿角看,其角環斷面說明是季節性換角所得。赤麂、小麂每年換角一次。
除了以食草類和食肉類為代表的哺乳動物,金沙遺址還出土了不少爬行動物的骨骼。鄭漫麗稱,經鑒定這些爬行動物多為草龜,也有少量體型較大的陸龜,它們多為卜甲,應是用于古蜀巫師占卜之用。
讓人意外的是,古蜀時期,除了金沙遺址,在成都城區的其他地方還發現了大量的動物骨骼。鄭漫麗稱,在成都方池街遺址、岷山飯店、指揮街周代遺址、小南街古遺址也發現有大量動物骨骼,包括豬、狗、羊、水牛、黃牛、馬、雞,還有猴、鼠、熊、豬獾、靈貓、虎、犀牛、鹿科動物和魚類。
現在的成都城區遍布高樓大廈,汽車與行人行色匆匆,今人很難聯想到數千年前的同一片土地宛如動物世界。鄭漫麗說:“那一時期,成都平原野生動物資源和家畜種群豐富,并且得到穩定發展。”
2001年2月8日,金沙遺址一醒驚天下。在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發掘出大型祭祀活動區、建筑基址區、居址區、墓地等重要遺存,出土珍貴文物數萬件,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
2005年,是金沙遺址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年。這年8月16日,太陽神鳥正式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同年10月,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上面搭載著一件蜀繡制品,其圖案就是太陽神鳥。這件融匯著古蜀人精神信仰以及審美情趣的神鳥,在三千年后終于一飛沖天。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孫華回憶起當年太陽神鳥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的情形時,仍歷歷在目:“當時河姆渡的神鳥圖案也有希望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河姆渡的年代甚至更加久遠,但最終卻選擇了太陽神鳥。這就說明,金沙和三星堆所代表的古蜀文明,盡管位于長江上游,整個文明的形成時間也稍晚于長江中下游文明,但它位于長江和黃河環抱之中,是南北匯聚的地方,是文化、思想和技術碰撞的地方。以金沙太陽神鳥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識,正是因為它同時代表了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也就代表了中華文明。”
20年來,金沙遺址聚落群已陸續發掘133個地點,發掘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并基本確認金沙遺址是三星堆之后古蜀文明在成都平原興起的又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古蜀國在商代晚期至春秋時期的都邑所在。金沙遺址的發現不僅解答了三星堆文明去向之謎,也將成都城市史向前推到距今3300年左右,與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遺址、戰國船棺墓葬共同構建了古蜀文明發展歷程。
2011年,金沙“太陽神鳥”金飾圖案被確定為成都市城市形象標識的核心圖案。由此,太陽神鳥圖案一直以成都市形象標識的身份推廣著成都的形象,而且也見證了成都跨越式發展的進程。
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廣場上,巨大的太陽神鳥標志振翅欲飛,而由天府廣場連接的成都城市中軸線道路兩旁,玉蘭燈上也裝點著太陽神鳥元素,在長達幾十公里的中軸線上熠熠生輝。
2021年6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啟用,讓成都成為了中國第三座擁有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天府國際機場是我國“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面積堪比100個足球場。這座標志性機場的設計靈感,也來自于太陽神鳥,不論是機場的內在設計還是外在造型都包含了很多太陽神鳥元素,是古蜀文化與最前沿科技的完美結合。
太陽神鳥不僅在成都隨處可見,也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2017年的英國切爾西花展上,太陽神鳥驚艷亮相。切爾西花展堪稱花藝與園藝界的奧斯卡,在當年的展出中,有一個專門的展示環節叫“絲綢之路花園”,靈感就來源于成都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花園中央的核心位置,就是“金沙太陽神鳥”的造型,讓人嘖嘖稱奇。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是在成都舉辦的又一盛會。太陽神鳥不僅將出現在成都龍泉驛區大運會東安湖主場館內,而且被鐫刻在大運會的火炬上。就連大運會的火炬發布儀式,也選址金沙遺址博物館,這些重大活動讓太陽神鳥的光輝更加燦爛。
就像著名學者王仁湘在金沙遺址發現2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上說的:“金沙遺址的發現,給城市帶來了活力。”這種活力,必將隨著成都的發展,越來越現代化、國際化。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