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 20:46:49
來源:互聯網
千龍網訊 10月1日至20日,北京人藝京味兒大戲《玩家》再次登陸首都劇場的舞臺,為“大戲看北京”創造獨樹一幟的人藝風景。
《玩家》劇照 (北京人藝供圖 李春光攝)
《玩家》于2016年首演,由京味作家劉一達編劇,北京人藝導演任鳴執導,馮遠征、閆銳、梁丹妮、王剛、楊佳音等主演,是一部“講收藏,又超越收藏”的京味兒現實主義話劇。作品以時下熱門的收藏界為背景,講述了由一個古董元青花引出的,幾代人之間為了爭奪稀世藏品而展開的心術與智謀對決的故事。故事中有地道的老北京風土人情,有古玩行的玩家眾生相,更有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中人們生活的變化。
“這個戲有著豐富的‘北京記憶’。觀眾可以通過看這個戲,回憶起許多北京往事。比如那些屬于80年代、90年代、新世紀的社會流行語、服裝頭飾以及特定年代的符號,它們撲面而來,把觀眾一下子拉回遙遠又親近的時代氛圍和場景之中。”導演任鳴介紹道。
《玩家》劇照 (北京人藝供圖 李春光攝)
從首演至今,《玩家》上演5年來,已經成為新京味兒話劇中不折不扣的精品。通過不斷上演,不斷打磨,讓作品的主題更加鮮明,人物更加細膩豐滿。“這個戲在講古董的真假,也講人心的真假,同時劇中還在講‘心氣兒’與‘心性’,只有心氣兒還不行,還得有心性,得踏實下來,我想這是任何一個行當都需要的。”飾演劇中男主角,老一代玩家靳伯安的馮遠征表示,自己演出這部戲至今,每一年都在豐富角色。
“演生活戲,就像進入了一個個真正的家庭,那種狀態特別親切。”扮演關嬸的梁丹妮說起這種對人物塑造的狀態時打了個比喻——“我們如今對人物的打磨,就像劇中的玩家們用的道具手串一樣,都‘包了漿’”。而從學習行業的語言和動作、神態,到在舞臺上不斷發展人物,劇中青年演員們也在不斷地把對表演的認知和對生活細節的捕捉融入人物塑造中。
《玩家》劇照 (北京人藝供圖 李春光攝)
據悉,“十一”期間,除了首都劇場上演的《玩家》,北京人藝的北京國際戲劇中心內還同時上演著曹禺的《雷雨》和尤金·奧尼爾的《榆樹下的欲望》兩部中外經典。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