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史之最”致敬“最可愛的人”

2021-09-04 14:15:53

來源:互聯網

9月2日,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以及遺物回到祖國懷抱。9月3日,志愿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109名志愿軍烈士英靈,在祖國的大地上安息。同日(9月3日),抗美援朝題材紀錄電影《1950他們正年輕》正式在全國上映,該片上映首日便收獲熱烈好評,不少青年觀眾紛紛表示被打動,自發在網上推薦本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另一部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戰爭巨制《長津湖》,該片宣布定檔9月30日,其制作規模、拍攝時間跨度、動用的演職人員數量都創下了中國影史之最。

相信大銀幕上這些“最可愛的人”,會讓我們從中看到信念、收獲勇氣。

觀眾:因為他們相信未來,才有了我們的現在

70多年前,百萬青年跨過鴨綠江奔赴戰場,當年的戰場究竟有多慘烈?在軍力物力懸殊的那場戰斗中,這些年輕人想的是什么?回來了的人現在怎么樣了?《1950他們正年輕》歷時4年拍攝制作,主創團隊以“真實、珍貴、熱血青春”的創作初心出發,走訪了近50位志愿軍戰士,其中26位被收錄在影片中。該片從不同軍種、不同維度書寫了志愿軍戰士的無悔青春。

區別于以往其他同類題材影片,《1950他們正年輕》以最為生動的,普通士兵口述的形式來呈現那段歷史,許多真實、寶貴的細節非常打動觀眾。“電影里雖然是講戰爭年代的事,但每一個老人都有自己可愛的一面,怎么跳上桌子要報名參加戰斗,年輕的女戰士們在愛美的年紀怎么適應戰斗生活……讓我們更看到了戰爭中的人物,是一個與其他抗美援朝紀錄電影不同的角度。”

許多青年觀眾被影片深深打動。社交平臺上,許多年輕網友紛紛留下對影片的感想,自發推薦這部影片。“正是因為他們相信未來,才有了我們的現在。”“影片沒有刻意煽情,我卻看得幾度落淚,這些真實的講述,往往是最為動人的。”

不少觀眾對片中的戰友情印象深刻。廣州觀眾劉先生告訴記者:“老兵們在戰場上的友誼令人動容,我看哭了好幾次。例如,白清林老戰士想起戰友會控制不住地流淚,周繼成老戰士生動地回憶起了自己與戰友黃繼光共同戰斗的時光。”有網友寫道:“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是薛爺爺講述他一直未了的心愿——把戰友的遺骸帶回祖國。他們那種同在一個戰壕經歷生死的革命情感,現代人無法感受,卻能夠理解。”

導演:希望把和老兵面對面的現場感帶給觀眾

影片導演宋坤儒在拍攝公益廣告時認識了一些老兵,拍攝之余出于好奇和他們聊天,然后就產生了做采訪的想法,想了解當時戰場上的細節。隨著采訪的深入,他越來越被這些老兵的經歷打動。很多次在聽他們的敘述時會不由自主地流淚,也由此希望能有更多人聽到他們的故事,更加深入地去了解那段歷史。

宋坤儒表示,《1950他們正年輕》是第一部講述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普通人情感和故事的紀錄電影。影片放棄了用時間線、章節、第三方旁白等形式作為引導的主線結構,選擇用故事做鏈接,希望把和老兵面對面的現場感帶給觀眾。

“電影中的他們雖然是近90歲高齡的老人,但講的是他們的青春故事,因此片名為《1950他們正年輕》。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要做成電影在院線放映?我覺得,做成電影是我能做的、對他們最高的致敬。”

關鍵詞: 影史 之最 影史之最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