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奇:對鄧小平的情感大于一切

2021-08-23 08:45:55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作為特型演員,盧奇曾在電影《百色起義》《大轉(zhuǎn)折》《鄧小平》等60多部影視作品中扮演鄧小平。這個龐大的數(shù)字,見證著他40余年的演藝事業(yè),而“小平同志”也成了盧奇的代名詞。

即便如此,在詮釋每一部作品時,盧奇仍在盡力尋找自己的不足,以彌補之前的遺憾,讓自己盡量成為角色,以富有層次感的表演,專注于細(xì)節(jié)的拿捏,還原鄧小平的風(fēng)采。他告訴記者,越是演得多、了解得多,越能感受到鄧小平的偉大:“對他的表演是沒有止境的,是一種對自我素養(yǎng)的提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試鏡《百色起義》先被化妝師潑了冷水

對于能不能出演鄧小平,盧奇并沒有抱任何希望。可一到劇組他就先被化妝師潑了冷水:“因為我之前剛演完孫中山,頭發(fā)長、有胡子,化妝師說‘你看起來更像孫中山,并且你是雙眼皮,小平同志是丹鳳眼’。”

盧奇從小多才多藝,中學(xué)畢業(yè)后,正趕上部隊招文藝兵,便報了名。他在部隊文工團干了四年,先后做過報幕員、二胡演奏員,演過歌劇、話劇。此后,盧奇進入四川省人民藝術(shù)劇院,成了一名普通的話劇演員。

1979年,盧奇第一次參演電影,在影片《山城雪》中扮演周恩來的警衛(wèi)員。1986年,受劇院指派,他到四川電視臺參加節(jié)目排演,在錄音棚里見到了當(dāng)時的臺長,對方看到他后說了一句,“盧奇啊,你長得有點兒像鄧小平”。“我心里沒覺得有多像,就算像,也不可能找我演鄧小平,所以并沒有放在心上。”盧奇把這話當(dāng)成了一句玩笑。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幾年后,這句玩笑成了真。

彼時,陳家林導(dǎo)演正在籌拍電影《百色起義》,并在全國范圍內(nèi)甄選鄧小平的扮演者,導(dǎo)演想著既然鄧小平是四川人,就應(yīng)該去四川尋找貼合的演員。很快,他就注意到了盧奇。

不過,對于能不能出演鄧小平,盧奇并沒有抱任何希望。他想,全國有這么多演員,扮演的又是一號角色,怎么會選他?本來想著還是該干啥干啥的他,卻意外接到了邀請他去長春電影制片廠試妝的電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他去了長春,可一到劇組就先被化妝師潑了冷水:“因為我之前剛演完孫中山,頭發(fā)長、有胡子,化妝師說‘你看起來更像孫中山,并且你是雙眼皮,小平同志是丹鳳眼’。從一開始就否定了我,后來導(dǎo)演說,既然來都來了還是試一下吧。”

試妝過程中,化妝師覺得盧奇的眉毛太濃,不像鄧小平那么稀疏,想將他的眉毛拔掉一半:“我當(dāng)時就想出演小平同志的機會難得,拍電影也很光榮,就忍著,拔了吧。結(jié)果,疼得我全身冒汗,眉骨都腫了,只能抹油膏消腫后再重新試妝。”幾經(jīng)折騰,剃了平頭,再試上妝的盧奇,確實和他之前的樣貌有了很大的差別。軍裝一穿,站在鏡頭前,連攝影師都感嘆“太像了!”

50歲的他演90歲的鄧小平,凌晨就要開工

“小平同志是我們愛戴的領(lǐng)袖,我演不好,就是辜負(fù)大眾對我的期望,即使過程艱辛,也是我至高無上的榮譽。”

試鏡后,劇組讓盧奇回去等消息。原本以為自己真的沒什么希望的盧奇,卻在兩個月后,接到了劇組通知,他成了電影《百色起義》中的鄧小平扮演者。這讓盧奇激動了整整一個晚上。

一進劇組,為了達到表演的形神兼?zhèn)洌R奇就開始搜集鄧小平的影像資料;訪遍與小平同志一起生活、工作的親友、同事;模仿鄧小平的表情、說話方式、走路姿勢。憑借在《百色起義》中的表演,盧奇榮膺第10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踏上了鄧小平特型演員的表演之路。此后,他在多部影視作品中刻畫了鄧小平各個時期的形象,只要有鄧小平的地方,就有盧奇的身影。

但對于每一次的表演,盧奇都不敢怠慢,尤其在參演2003年上映的電影《鄧小平》時,盧奇的壓力來自于其對晚年鄧小平神態(tài)氣質(zhì)的把握。那時的他還不到50歲,卻要在片中飾演70歲到90歲的小平同志,著實困難,必須要化特效妝,將松弛的眼袋、突出的顴骨堆在臉上。

至今回想起來,盧奇都說“那段時間確實吃了不少苦頭”。因為化妝過程耗時長,他每天都是第一個到片場,白天的戲,凌晨兩三點就要開工,睡眠對他而言成了奢侈。

因為是老年特效妝,化妝師需要為盧奇粘上皺紋,染好白發(fā),在臉部和頭部刷上黏稠的酒精膠,然后貼上十余塊人造皮膚。整個妝容需要在臉上停留十多個小時,晚上卸完妝,盧奇的臉干得生疼。事實上,比起化妝更難熬的是帶妝候場,長時間的等候,悶熱的酷暑,他的臉癢得就像有螞蟻在爬,只能靠用力地拍大腿、跺腳來緩解。

這份堅持也為盧奇帶來了無數(shù)觀眾的贊譽,他也憑借該片獲得了當(dāng)年的百花獎及華表獎最佳男主角,加上因《百色起義》獲得的金雞獎,盧奇成了少數(shù)獲得中國電影三大獎項的大滿貫演員。即便他也認(rèn)為影視藝術(shù)是遺憾的藝術(shù),但每次表演都能找到新的突破,獲得進步:“哪怕只需要面對這一個角色,能在這么多次機會中不斷地總結(jié)、進步是讓人很有動力的,要盡量在下一次給我機會的時候,把之前的遺憾彌補上,做到更準(zhǔn)確、更接近。”

在盧奇看來,“小平同志是我們愛戴的領(lǐng)袖,我演不好,就是辜負(fù)大眾對我的期望,即使過程艱辛,也是我至高無上的榮譽。”

曾因接演反派角色,引父親不滿

“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讓演員進入下意識的狀態(tài)。做到這點要真聽、真看、真感受,這是必須要做的基本功課。當(dāng)你塑造人物的時候,沒有最真的東西是很難表現(xiàn)的。”

由盧奇塑造的“銀幕上的鄧小平”,獲得觀眾認(rèn)可的同時,也獲得了鄧小平身邊人的肯定。“拍完電影《大決戰(zhàn)》后,鄧小平同志的女兒鄧榕曾給劇組打去電話,表示‘感謝盧奇同志,他演得很成功’。我當(dāng)時特感動,能得到鄧小平同志家人的認(rèn)可,無疑對我是一種巨大的鼓舞。”

不過,在突破與拒絕重復(fù)面前,盧奇也像其他演員一樣,希望自己表演的角色是各式各樣的。在鄧小平之外,他曾嘗試過一些其他角色,包括動作戲、古裝戲。一次,他接到一個反派角色,父親看后極為不快,他告訴盧奇,以后這種戲不能演。盧奇想了想,父親的話不無道理,小平同志是一位影響中國的偉人,作為扮演他的特型演員,接戲時一定要慎重。

在四十余年塑造偉人的過程中,盧奇說,對鄧小平的情感早已大于一切。要想將這個角色演到最好,就一定要做到事無巨細(xì)的觀察,稍有疏忽就會被人詬病,讓人失望。因此,對鄧小平的表演成為盧奇無止境追求的事業(yè),也影響了盧奇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一有空就會閱讀關(guān)于鄧小平的書籍;捕捉鄧小平在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的精神風(fēng)采,大到他的思想,小到他的眼神。“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讓演員進入下意識的狀態(tài)。做到這點要真聽、真看、真感受。當(dāng)你塑造人物時,沒有最真的東西是很難表現(xiàn)的。”

關(guān)鍵詞: 盧奇 鄧小平 情感 大于

推薦閱讀

今年慢綜藝16檔,出圈話題多為“尷尬”

發(fā)布于

簋街的色味與煙火

發(fā)布于

國產(chǎn)愛情電影面臨12年之癢

發(fā)布于

首屆“大戲看北京”展演季開幕

發(fā)布于

年度“最美的書”揭曉,25種圖書獲獎

發(fā)布于

城市,如何更“適老”

發(fā)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