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5 11:00:54
來源:互聯網
耄耋之年再跨界
我常把自己的寫作形容為種“四棵樹”,第一棵是“小說樹”,第二棵是“散文隨筆樹”,第三棵是“建筑評論樹”,第四棵才是“《紅樓夢》研究樹”。從登上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節目開始,我對紅學的研究便受到大眾關注,導致我種的其他三棵樹被“《紅樓夢》研究樹”給遮蔽了。而且,近年來,這個情況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但不可否認,我對《紅樓夢》著實鐘愛,這是我直到耄耋之年仍能圍繞《紅樓夢》進行寫作的不竭動力。
今年我又有一本關于《紅樓夢》的書出版了,書名為《金陵十二釵花語》。為什么我特別想說一說這本書呢?這本書除了講《紅樓夢》,還細說里面的植物,涉及植物學知識。它既是一個紅學作品,也是一個科普作品,是一本跨界之書,突破了以往我研究《紅樓夢》的范疇。
其實,研究《紅樓夢》中的植物并不稀奇。那么《金陵十二釵花語》獨特在哪兒呢?
據我所了解,寫《紅樓夢》植物的書大多是從科普的角度介紹《紅樓夢》提及的植物屬于什么科屬,然后附上植物對應的照片和介紹,而結合《紅樓夢》情節來分析這些植物出現在小說中的深層含義的書似乎還沒有。所以,當資深編審楊虛杰女士向我提出這個選題時,我產生了極大的研究興趣。2020年,我開始著手寫這樣一本獨特的書。從《紅樓夢》中的判詞古曲、衣食起居、人物對話、自然環境等描寫中捕捉花木信息,輔以植物學知識考證,并結合對《紅樓夢》中人物的出身、性格和命運的分析,揭示這些人物與花木之間的深層關系。我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對文本的細致分析,啟發讀者思考,讓讀者可以近距離地揣摩曹雪芹的創作苦心。
園中池上芙蓉開
我過去研究林黛玉,總以為與她緊密相連的芙蓉花是荷花,因為荷花俗稱水芙蓉。那么象征林黛玉的花究竟是不是生長在水域中的荷花呢?
荷花常為人稱道的是其“出淤泥而不染”,這與黛玉的出身相符嗎?《紅樓夢》里寫黛玉出身于“鐘鼎之家”“書香之族”,這顯然不是淤泥。而且《紅樓夢》四十四回里寫黛玉喜歡李義山的一句詩“留得殘荷聽雨聲”,可見她對荷花并無所謂,寧愿欣賞殘破的荷葉。
進一步細讀文本,便能發現書中有“恰好八月(指農歷八月)時節”“園中池上芙蓉正開”以及“卻是個人影從芙蓉花中走出來”“那誄文即掛于芙蓉枝上”等詞句。說明此處提到的芙蓉花在農歷八月左右開花,生長在岸上,黛玉可以藏在花叢中,樹枝可以掛誄文。而荷花一般在農歷六月左右開花,八月已接近尾聲了,且生長在水中,黛玉也不可能從水中走出來,寶玉也不太可能將誄文掛到水里去。反觀木芙蓉,大約在農歷八月開花,屬于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比較喜歡濕潤的環境,經常生長在池塘岸邊,這與小說的情節全都符合。這樣就可以從開花時間、植物高度以及生長位置三個方面確認書中頻繁提到的“芙蓉”,并非生長在水池中的荷花,而是生長在水池岸上的木芙蓉。
所以,寫《金陵十二釵花語》的時候,我修正了我以前的觀點,做出了一個新的解釋:象征林黛玉的芙蓉花不是水芙蓉,不是水中的荷花,而是地生的木芙蓉。木芙蓉又名“拒霜花”,沒有濃烈的香味。它雖不像牡丹那樣被眾人追捧,但也風姿綽約,有幽靜之美,其花語為纖細之美,象征純潔。這與林黛玉的性格也比較符合。
榴花開處照宮闈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