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9 16:16:16
來源:互聯網
東京奧運會的最后一天,我去看了奧運會男籃的決賽。一路跌跌撞撞,夢之隊最終戰勝了法國,如愿奪冠。相比有些套路的比賽過程,反而路上的一處小風景讓我驚喜。
走出琦玉火車站的檢票口,眼前是一個極具未來氣息的鋼架拱廊。拱廊上,層層疊疊的卻是滿滿日式風情的浮世繪畫作。畫作的主題竟然是籃球:將每個參賽隊的特點都融入圖畫之中,既有日本特征卻又具有奧運元素。琦玉被稱為日本的籃球城,據說,這番創新宣傳也是琦玉的奧運獨創。
“浮世”本是佛教用語,意指虛浮的塵世。400年前,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大批民間藝人用木刻版畫繪就了那時的人間煙火。以花魁美人、歌姬舞女、春宮魅惑、民俗風情等社會風俗為創作題材,浮世繪生動地表現了日本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因此被譽為“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
日本傳統的浮世繪畫作中,最多的其實是美人,那些手足纖巧的柳腰美人既浪漫,又帶著些許感傷,將寫實的背景與寫意的人物相互映襯,透露著日本傳統審美中特有的“物哀”“侘寂”之美。
將各種浮世繪流派幻化到宣傳畫中,我們可以看到類似鈴木春信筆下婉約雅致、清麗柔美的少女,也能看到類似喜多川歌麿畫風的“大首繪”。而畫作背景的富士山景,又有幾分葛飾北齋《富岳三十六景》的味道……
將東方美學留存在奧運記憶之中,如此這般的奧運宣傳畫體現了東道主的細致。
世界文化是一個多樣性的集合,不同民族文化擁有不同的內涵和特色。奧運,一直都是東道主文化展現的主戰場。除了動漫文化,本次奧運會中,日式傳統文化也在不少場合大放光彩。開閉幕式上的演出,盡顯日式美學中的獨特哀傷、凄美,只求瞬間綻放不求永恒完美,倒也契合體育賽事的特征。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