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捶丸、摔跤……古畫中的“運動會”

2021-08-08 11:45:56

來源:互聯網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熱衷于體育運動,這在歷代繪畫中有著直接的體現。

足球 在我國古代的史籍上被稱為蹴鞠或蹋鞠。據《漢書注》,鞠是用皮做成的,中間塞以毛發,成為圓球,用腳蹴蹋以為戲樂。相傳,蹴鞠運動是黃帝發明的,其目的在于訓練部落中的勇士。在《明宣宗行樂圖》中,生動描繪了明宣宗朱瞻基在御園亭中觀看宦官蹴鞠的情景。

馬球 在我國古代的史籍上叫擊鞠、擊球或打球。《宋史·禮志》中說:打球是一種軍中的禮節,每年三月,在大明殿舉行賽球典禮。皇帝乘馬到球場,臣下迎接,依次上馬。皇帝擊球,教坊作樂奏鼓。皇帝打進了第一個球后,才叫諸王大臣開始比賽。唐代的《馬球圖》中就記載了這一運動。

捶丸 來源于唐代的“步打球”,與現代的曲棍球十分相似。到了宋代,步打球由原來的對抗性競賽逐漸演變為非對抗性比賽,取消了球門,改用球穴,球進穴得一分,看起來與現代的高爾夫相似。競賽形式變了,名稱也隨之改變了,叫“捶丸”。《明宣宗行樂圖》中不僅描繪了蹴鞠比賽,也記錄了捶丸的場面。

摔跤 明代大畫家仇英在《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摔跤場面十分生動。據傳,早在4000年前的原始社會就有了摔跤活動。當時,人們為了求得生存,在與自然界斗爭的過程中,在部落之間的沖突中,產生了古代的摔跤。

圍棋 唐代大畫家周昉在《內人雙陸圖卷》中描繪了兩位貴婦對弈的畫面。宋代的國策是重文輕武,改變了唐代許多激烈對抗項目的原有規則,圍棋成為講究技巧的游戲。宋代帝王與文人士大夫都喜歡下棋,加上他們的學識和社會地位,使得圍棋有了很大的發展。

冰嬉 冰嬉是一種冰上運動。在隋唐時期,北方的女真族在有積雪的地方狩獵時“騎木而行”,使用的工具是一種類似雪橇的“竹馬”。到元代,人們還將這類運動應用在交通運輸方面。此后,女真族的首領努爾哈赤曾在冰面上舉辦過冰上大會。清代后,冰嬉這項體育活動逐漸演變成一種帶有娛樂性質的冰上運動。在金昆、程志道等人所繪的《冰嬉圖》中可見這一冰上運動的盛大場面。

關鍵詞: 運動會 足球 捶丸 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