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6 12:46:56
來源:互聯網
古裝大劇《上陽賦》里,她在皇后與太后兩重身份之間自如切換,無論昔時霸道強勢的王皇后,還是不知不覺已成晚景凄涼的王太后,都被她詮釋得酣暢淋漓。“她是誰?”追劇的年輕觀眾迫切想知道這面孔背后的真人。相比而言,她在話劇舞臺的擁躉更多一些。由她和倪大紅領銜主演的話劇《銀錠橋》,將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生活,從北地一路帶到南國,好評不斷。
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的史可,當年與鞏俐、伍宇娟等人被譽為中戲“五朵金花”,后憑借主演電影《殺手情》《搖滾青年》走上銀幕、熒屏。此后,她一直活躍于話劇舞臺上,并保持一年至少一部話劇作品的頻率,2017年更是摘得第七屆國際戲劇“學院獎”最佳主角獎。
古印度的梵文里留下一位圣哲的話:“偉大的行動之所以成功,與其說憑借其行動的手段,不如說憑借他心靈的純粹。”史可說,回顧過往,她只不過一直以純粹之心演戲,僅此而已。
“誤”進中戲
有人天生就是當演員的料,史可說,她不是。
史可在家中排行最小,上面有3個姐姐。學生時代她一直是校園里的文藝骨干,音樂、主持、舞蹈樣樣拿手,對音樂更是情有獨鐘,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一名真正的歌唱演員。高考填報志愿也只有音樂學院,“就是想唱歌。”
只是運氣稍差了些,連考兩年都落榜。待到第三年,命運送給她一個幸福的煩惱——在得償所愿的同時,也收到中央戲劇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了。她內心傾向選擇后者:一是覺得北京機會更多,盡管那時對即將涉足的戲劇領域只有很模糊的概念;再就是覺得考了三年音樂學院才招錄,有點賭氣不去的成分。多年以后,她才知曉那一年中戲招生是希望培養話劇演員,她的好嗓音幫了一把。
1985年,從湖北老家坐火車到北京的史可,沿著臺基廠,走過王府井,一直走到中戲校園。“天上飛的信鴿,那種聲音我覺得好像在夢里一樣,這就是我要的北京,這就是我心中的北京。”
待走進中戲表演系,她與鞏俐、金莉莉、伍宇娟、陳煒等人成為同班同學,因為出眾的外表,五人被當時媒體并稱為中戲“五朵金花”。不過,她對音樂依然心存執念。入學前半年幾乎天天泡在琴房,自彈自唱,過足了唱歌的癮。后來連班主任梁伯龍都急了:“你是學表演的,不是來唱歌的!”
提及梁伯龍,還有一樁趣事。“梁老師要大家好好學習,別以為現在年輕漂亮,有人來找拍戲,沒有好功底,以后年歲老了就機會少了。”史可回憶說。她還記得當時自己在旁邊起哄:“梁老師,我老了嗎?”得到的答復是:“你就沒年輕過。”也是從那以后,只要有戲找到班里,幾乎被史可包圓了。大學二年級到三年級的暑假,她出去接拍了電影《殺手情》,之后陸陸續續得到的報酬讓她成為班里“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
戲比命大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