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人生一串”才是燒烤界天花板吧

2021-08-05 09:47:16

來源:互聯網

夏天,是擼串的時節。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喝啤酒擼串,不失為炎炎夏日的一樁美事。燒烤當然不是現代人的專利,雖然古代并沒有“燒烤”這個詞,而是用“炙”來指代,但其實古人的燒烤食材要比我們豐富得多,吃法更是五花八門,他們可謂真吃貨是也。

先秦

一道烤兔肉,他們有三種吃法

對于中國人來說,燒烤是一種最古老同時也是最年輕的烹飪手法。說它古老,是因為燒烤的歷史幾乎從人類開始使用火就開始了。考古發現,在馬家浜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腰檐陶釜和長方形橫條陶燒火架(爐箅),這說明最晚到了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開始掌握了燒烤烹飪技術。而說其年輕,是因為“燒烤”這個詞語出現得很晚,不過百年。古漢語中并無“烤”字,是由著名畫家齊白石所造。20世紀30年代初,齊白石應一家烤肉店之邀為其店題名,依照形聲之法造了“烤”這個字,寫完之后,又在下面加了一行小字:鐘鼎本無此烤字,此是齊璜(齊白石名)杜撰。

燒烤在古代有三種技法稱呼,分別為燔、炮、炙。燔,《禮記》中解釋“加于火上曰燔”,也就是直接放在火上烤;炮,需要先將食材用草或者濕泥包裹起來,然后放火中烤,做法類似于后世的叫花雞;炙,“貫串而置于火上”,可以理解為現代意義上的烤串。

關鍵詞: 那時 人生 一串 人生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