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1 11:46:29
來源:互聯網
重修業已完成、尚未正式開放的??诟枪臉?,是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的重修,牽動著很多驢友、攝友、網友,特別是那些本土歷史文化愛好者的心。它的命運不但與王朝更迭密切相關,也與王弘誨、吳典等鄉賢和謝繼科、張萬言等循吏的義舉和善政息息相關,且距上一次重修已有200多年。
怎樣的保護,才稱得上真正的文物古跡保護?
位于??谑协偵絽^的瓊州鼓樓原先是什么樣子?沒有圖片,后人只能憑借文字記載和描述,盡可能修舊如舊。
不久前,古老的鼓樓維修工程竣工,或許能給古建愛好者和保護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啟示。
小巷古建
元代譙樓,明時哨所
從文莊路拐進鼓樓街,順著坊間小徑往里走,很快就能看見鼓樓。它就隱在鱗次櫛比的民居中。面向鼓樓,耳邊充滿世間的熱鬧,眼前的青磚重檐卻讓人覺得安寧。
鼓樓原名譙樓,又稱文明樓,始建于元代,主要起報更作用,此后多次被毀、重建。據多種《瓊州府志》和《瓊山縣志》記載,鼓樓坐落于瓊州府城的正中偏南位置,在明代除了報更,還曾是制造火銃和放哨瞭望的場所。
此次重修一新的鼓樓由城臺和城樓組成,城臺在南北向的中軸線上開設城門,城門為券拱形,南北城門上方均設有灰塑牌匾,分別塑有“海南壯觀”與“奇甸文明”楷字。城臺側邊有石級拾登,直通城樓。
可以想見,在沒有高樓大廈的古代,由于鼓樓地處高地,下臨曠野,四周景色優美,登樓可遠眺府城山川及海天一色的勝景。
最小干預,最大保留
拆除——編號——重構
鼓樓北側拐角處有一塊題為《重建鼓樓記》的古碑,落款“康熙三十四年歲次乙亥”。碑上刻有一句話:“百年以來,陵谷升沉,井邑遷變,斯樓之基址巍然尚在,而榱桷輪奐之美,不可復識矣。”寥寥數語,可見鼓樓數百年之風雨滄桑。
“根據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文獻記載,城樓原先是重檐歇山屋頂,后來只剩了單檐。這次維修工程中,我們又恢復了重檐,具體細部風格參照同時期本地一般性做法。”海口市文物局藍春寶科長介紹。他全程參與了鼓樓維修工程。
翻看設計單位2018年的現場勘察報告可知,因年久失修,鼓樓當時的情況不容樂觀:城臺外墻體多處倒塌、外鼓,墻面覆蓋泥土,滋長苔蘚,長滿灌木、雜草。城樓屋面裹壟砂漿、瓦件嚴重損壞,造成屋面嚴重漏雨;部分墻體因地基不均勻沉降而傾斜、開裂,墻體多處倒塌后重砌;木構件存在腐朽、蟲蛀等情況;東稍間及東過廊均已塌毀。
維修已經刻不容緩。
2019年4月,鼓樓維修項目開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的相關要求,結合《古建筑木結構維護與加固技術規范》相關規定,該工程并不改變文物原狀。
用項目現場技術負責人王國義的話說就是:“最小干預,最大保留。”
王國義說,由于鼓樓損壞嚴重,存在安全隱患,因此要重新打基礎,而且,從單檐恢復為重檐,基礎承重不同,這就意味著鼓樓先要全部拆除。
“在拆解之前,施工單位仔細研究了鼓樓的構件,把拆下來的每一個木構件都根據梁架點編上號,后期再根據編號重新裝回原位。”藍春寶說,鼓樓木構件很多,拆下來的木構件通過斗車運到附近的文廟暫存。
然而,并不是所有木構件都還能使用。拆下來后,施工團隊要先檢查構件的損壞程度,腐蝕較輕的構件經過掃灰除塵、打磨漆面、清理腐蝕點、藥劑防蟲、桐油防腐,而腐蝕的部分還要用不飽和聚酯樹脂及環氧樹脂膩子進行填充,這樣才能符合使用條件。
為了還原鼓樓原貌,維修工程不但在構件方面盡量選用原構件,在工藝方面也盡量采用舊時工藝。
藍春寶告訴記者,例如舊時沒有水泥,城樓回廊的地面原先用的是夯土,此次重修便也用了夯土。
修復之難
緊挨民居+恢復重檐+定制構件
王國義進入這行已近十年,卻依然感慨鼓樓維修工程之艱難。他說,工程最難之處有二:一是鼓樓街路窄,鼓樓又與周邊民居距離太近,導致連施工作業的腳手架都無法搭建;二是要將原本的單檐還原成幾百年前的重檐,技術方面更加復雜。
在城樓上,記者繞了一圈發現,除了兩座城門所在的兩側外,鼓樓周邊悉數都是密密麻麻、高矮有別的民居,民居的外墻幾乎緊貼著鼓樓的城墻,有些墻與城墻之間的距離甚至不到一個手掌寬。要將鼓樓整體拆除重建,可想其施工之難。
如此狹小的施工空間,不能滿足作業要求,怎么辦???谑形奈锞帧偵絽^政府等多家單位出面與民居戶主溝通,戶主對鼓樓感情深厚,支持維修,同意施工方將腳手架的鋼管架在自家走廊里,這才讓施工勉強能夠順利往下推進。
而針對鼓樓由單檐恢復重檐這一點,王國義說,施工完全按照圖紙進行,就連花窗的紋路都嚴格按照圖紙繪制的圖樣制作。在這種情況下,單檐的各個方面在圖紙上就能體現,施工時照做即可,相比之下,重檐的很多細節卻無法清晰明了地體現在圖紙上,施工時非常依賴師傅的經驗,“好在師傅們都是老師傅們手把手教出來的,經驗豐富。”
兩大難題解決了,其他方面也并不輕松。實際上,由于部分構件破損嚴重、不可再用,為了最大化還原鼓樓古時原貌,維修工程需要重新采購,其規格、材質、色澤等方面都有嚴格要求。“例如瓦片、青磚、琉璃花窗等構件,我們尋遍了海南的市場,都沒有符合預期的,只能從島外定制,不少還需要專門手工開模。”王國義說。
2020年12月30日,鼓樓維修工程竣工。今日,登上這座修舊如舊卻又煥發新生的古老建筑,只見原本叢生的青苔雜草基本已被清理,城墻恢復了平整,塊塊青磚透著歷史的深沉,城樓的重檐威嚴俊美,梁架鐫刻著走獸、花鳥等各種精美的圖案。舉目遠眺,眼前盡管沒有“陌頭余稻農歸晚”的暮歸景象,卻依舊能欣賞到“天末無云日落遲”的自然魅力。
而經過此次維修,鼓樓綿延幾百年的文化與歷史,終于又有了續篇。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