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 12:16:31
來源:互聯網
端午節假期,隆福寺商圈迎來客流高峰。木木美術館里,日本藝術家坂本龍一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正在舉辦,吸引大批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更讀書社里,讀書愛好者用閱讀消磨假日時光;網紅咖啡廳里,時髦的年輕人正和朋友小聚;夜幕降臨后,人們在露天餐位感受夏日清涼……
沉寂多年的隆福寺街區,在最新一輪改造升級中悄然復蘇,以北京文化消費新地標的標簽,吸引著大批年輕人前來打卡。未來,這個“網紅打卡地”還將進一步擴容。記者獲悉,隆福寺街區修繕更新項目二期已實現開工建設,預計明年竣工。建成后,隆福寺將再添11萬平方米商業空間,打造引領潮流社交和藝術生活的體驗空間。
一場大火受重創 蛻變打造文創園
將啤酒文化和京味兒元素實現混搭的精釀啤酒吧、灰色混凝土風格的網紅咖啡廳、能一眼望到胡同的越南菜餐館……走進隆福寺園區,新與舊的融合無處不在。無論是美術館、書店等文化業態,還是餐廳、咖啡廳等餐飲商戶,都通過獨特的設計,與老北京胡同文化緊密融合,讓到訪的消費者感受到不同于其他商圈的獨特文化氛圍。
作為老北京人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地標,隆福寺商圈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也經歷了多輪變遷。
隆福寺始建于明朝1452年,曾是朝廷的香火院之一,每逢廟會,人流如潮。新中國成立后,隆福寺廟會演變成東四人民市場,成為北京的核心商業區。1988年亮相的隆福大廈,是當時北京第一家擁有中央空調、引進自動扶梯的百貨商場。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隆福大廈和隆福寺街是百姓購物的首選地之一。但1993年的一場大火,讓隆福寺的商業脈絡受到重創,雖然此后經歷過多次業態調整,但仍業績不善,于2004年徹底關停。
沉寂多年的隆福寺在2012年迎來轉機。當年8月,北京國資公司與東城區政府合作,共同成立北京新隆福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推進隆福寺地區風貌保護和城市更新項目。
2019年8月,重拾文化身份的隆福寺終于蛻變歸來,一期項目正式亮相。曾經品種齊全的百貨商場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集辦公、藝術、商業等業態為一體的文創園區。升級改造后的隆福寺街區有了全新定位:打造傳統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中華與世界文明協調共融的世界級文化藝術消費目的地。
新隆福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已運營的隆福寺街區修繕更新項目一期雖然只有7萬平方米,但出租率100%,業態以文化金融辦公、文化藝術消費為主,一年產值可達60億元。“去年這里舉辦了90場活動,吸引客流數十萬,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