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1 19:31:41
來源:互聯網
5月30日,國圖藝術中心舉辦“致敬經典·藝術里的紅色記憶”系列活動第三場——《中國歌曲100年》公益講座。講座邀請到《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采蘑菇的小姑娘》的詞作者陳曉光,與讀者分享中國歌曲創作10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
作為大眾藝術,歌曲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中國近現代的歌曲與社會、歷史進程緊密結合,有著明顯的時代印跡。講座中,陳曉光解析了抗日戰爭、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不同時期中國歌曲的代表作及時代特點,講述了不少經典歌曲背后的故事。
“為迎接建黨百年,最近很多場合都能聽到《五月的鮮花》這首歌。”陳曉光介紹,這首歌的歌詞原本是光未然為宣傳抗戰的獨幕劇《阿銀姑娘》所寫的序曲。劇本發表后,作曲家閻述詩為其譜了曲,很快流傳開來。“后來,閻述詩一直在北京二十六中學當數學老師,默默無聞,光未然和他也從未見過面。直到閻述詩去世,光未然為他送去花圈,才知道兩人住的地方竟然只隔一條胡同。”陳曉光說,這個故事還是周總理的扮演者、著名演員王鐵成告訴他的,而王鐵成正是閻述詩的女婿。
講座過程中,陳曉光還不時穿插《送別》《保衛黃河》《草原之夜》等經典歌曲的賞析,將觀眾帶入到不同歷史時期的音樂氛圍中,勾起大家不少回憶。
據悉,國圖藝術中心將于6月14日繼續舉辦“致敬經典·藝術里的紅色記憶”系列活動,屆時將展映電影《周恩來》,并邀請影片主演王鐵成現場交流。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