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1 11:46:42
來源:互聯網
千龍網訊 5月19日,是散文家葦岸逝世22周年紀念日。“大地的哲學——紀念葦岸逝世22周年暨葦岸日記分享會”在北京SKP Rendezvous書店舉辦,林莽、王家新、樹才、周新京、彭程、孫小寧、宋逖等嘉賓,以及葦岸妹妹馬建秀等家人和朋友共同紀念葦岸——這位“20世紀最后的圣徒”。
5月19日,“大地的哲學——紀念葦岸逝世22周年暨葦岸日記分享會”在北京SKP Rendezvous書店舉辦。(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供圖)
隨著2019年《未曾消失的葦岸——紀念》及2020年年底《泥土就在我身旁:葦岸日記》、《大地上的事情》(增訂版)在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讀者得以全面、充分地從葦岸著作及紀念文集中一窺葦岸的精神世界和其崇尚的大地哲學和精神倫理。
詩人、翻譯家樹才作為本次活動的嘉賓主持,在活動開始回憶起2019年紀念葦岸文集《未曾消失的葦岸——紀念》一書的出版。他表示,葦岸的確未曾消失,對他來講,每次喝龍井茶的時候都會因憶起葦岸曾送他龍井茶的情景,而想起與葦岸的諸多往事。葦岸逝世22年,他的價值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愈加凸顯,這對于一位作家來說是很特別的現象。
作家林莽也認為,葦岸在老朋友們的心中并沒有消失,讀到一些文章、看到一些書的時候經常會想起他。在翻閱整整90萬字的《泥土就在我身旁:葦岸日記》時,林莽深刻地體會到了葦岸對愛倫堡《人·歲月·生活:愛丁堡回憶錄》特別認真地閱讀。但有所不同的是,愛倫堡記錄的是對同時代人的回憶,而葦岸則記錄了自己心靈的哲思、文學的探討、藝術的感受、生活的體驗、讀書的體會等諸多方面。葦岸是一位現實記錄者,他筆下的文字更濃縮、更緊密,作為一位從村莊來到都市的“冷眼旁觀者”,葦岸的文字會不斷地勾起那些中國八九十年代親歷者的回憶和思索。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