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0 12:01:11
來源:互聯網
在與妻子經營約10年后,西村清隆(音)在今年3月底關閉了他位于東京郊區的居酒屋。此后,夫婦搬到京都府的綾部,打算從事山區管理工作,而且還能打打獵。“新冠疫情迫使我們搬家,”43歲的西村說,盡管推出外賣服務并得到房東的讓利,但他仍難以支付每月17萬日元(約1萬元人民幣)的店租。
從壽司屋到正宗中餐館,再到時尚的西方餐廳,日本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餐飲場所。“餐飲服務行業和日本的飲食文化,為日本提供世界級的軟實力。”安永戰略咨詢合伙人小林信子表示。眾多游客來到日本盡享無數美食,以至于前首相安倍晉三將觀光美食產業列為日本戰略增長支柱之一。但一再持續的疫情緊急狀態正使日本餐飲業面臨生存威脅。4月25日,日本第三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最新的法令主要針對餐館,但與第二次僅要求它們早打烊不同,這次禁止出售高利潤的酒精飲品。政府希望降低食客在密閉公共空間內傳播病毒的風險。
然而,早打烊和隨之而來的營業額驟降,以及全面恢復營業日期被一拖再拖,早已令一些店主難以支撐。從去年2月到今年4月,因疫情申請破產的各類企業達到1299家,其中223家來自餐飲服務業,占比最高。許多決心熬過疫情的餐館經營者正大舉借債。日本餐飲服務協會的數據顯示,59家上市餐飲服務企業的短期貸款已增至疫情前的4.6倍。
外國游客的消費也不見蹤影。日本觀光廳的數據顯示,2019年,赴日游客花費4.8萬億日元,其中超過20%被用于飲食。該行業也在失去另一個關鍵顧客群:日本工薪族。幾十年來,日本大城市的工薪族養成回家前小酌幾杯的習慣。但如今,許多人在家里工作,而且更年輕的一代人不再認為有義務陪老板出去喝酒。此外,年紀較大的居酒屋老板眼看要到退休年齡,但他們既找不到接班人,也沒有找到能收購他們店的人。
不過,也有中小型餐館仍在努力完善自身的“獨特價值”,即氛圍和服務。今年2月,一家專門面向單人用餐者的居酒屋在北海道開張。這家居酒屋提供私人飲酒隔間,并配有可供智能手機等設備充電的電源插座,客人可使用消過毒的平板電腦進行點餐。店老板大坂廣谷(音)表示,這種安排是為了給厭倦所有社會限制措施的人一個安全的飲酒場所,“即使是在疫情期間”。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