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紀正青春 | 還原火燒趙家樓真相:誰點燃了五四運動的導火索?

2021-05-17 13:15:57

來源:互聯網

編者按:北京是中國現代文化(新文化)的發源地和代表城市,是中國文化新舊轉型、推陳出新的典范城市。它,鐫刻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它,沉淀著歷久彌新的紅色記憶。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千龍網推出“一世紀正青春”系列策劃,深入五四運動起點北京大學紅樓等北京紅色遺址,尋訪百年來凝聚在歷史與現代中的紅色基因,感受始終澎湃在脈搏里的磅礴力量。

“火燒趙家樓、痛毆章宗祥”,很多人以為火燒趙家樓只是學生們的義憤所致,事實上并非如此。據參與的學生回憶,這次行動是早有準備,只不過是在極小的范圍之內而已。圖為趙家樓遺址。馬志江 攝

“火燒趙家樓”是“五四”運動起始。

趙家樓據說在明代為穆宗隆慶朝文淵閣大學士趙文隸宅邸,因后花園假山上亭似樓狀,故名。曹汝霖在北洋政府任職時在此居住。1919年五四運動當天,北京學生為抗議《凡爾賽和約》,焚燒曹宅,史稱“火燒趙家樓”事件。北京市檔案館現存趙家樓的草圖,是在火燒曹宅后由京師警察廳派人繪制的。從草圖上看,趙家樓院內建筑中西合璧,分東院、西院和中院3個院落,看起來非常闊綽。1934年,此地分前、后趙家樓。1949年后改稱前、后趙家樓胡同。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等學生代表在北京大學法科禮堂(今東城區北河沿大街147號院)集會。北京大學法科學生謝紹敏破指血書“還我青島”4個大字,會場氣氛瞬間沸騰。會議決定于次日舉行學界示威游行。學生們連夜撰寫宣言、印制傳單、制作標語和旗幟。


放火的人是誰呢?據現場目擊的學生回憶,此人乃是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北京師范大學的前身)的學生匡互生。圖為趙家樓遺址。馬志江 攝

5月4日下午1時左右,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等13所大中專學校3000余名學生會聚在天安門前,抗議巴黎和會針對中國問題的決議,要求懲辦親日的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學生們手持寫著“廢除二十一條”“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的大小旗子,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學生張潤芝在巨幅白旗上書寫的“挽詞”:“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頭。北京學界挽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遺臭千古。”集會上,有人發表演說,有人高喊口號,最后大家決定先到各國公使館游行示威,再到總統府請愿。很多市民聞訊加入到游行隊伍中。

游行隊伍從天安門出發,南出中華門,前往東南方向的外國駐華使館區。在東交民巷西口,游行隊伍受到軍警阻攔,反復交涉無果,無法通過使館區。在炎炎烈日下曬了整整兩個小時的青年學生,無不情緒激昂,決定改道直奔趙家樓胡同曹宅。沿途,學生們散發宣言和傳單。宣言寫道:“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學生們找不到曹汝霖極為憤怒,有人放起一把大火,曹宅頓時濃煙滾滾火光沖天,正躲在曹家的章宗祥被火勢所迫沖出來逃命,被學生發覺,憤怒的學生喊叫著圍了上去揮拳踢腳,將他痛打一頓,那么當天即有32名學生被捕。圖為趙家樓遺址。馬志江 攝

下午4時左右,浩浩蕩蕩的游行隊伍來到曹宅門前。只見大門緊閉,數十名警察在門外把守。學生們高呼口號,并將標語和旗子扔進院內。警察見狀連忙上前阻止。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學生匡互生看到院墻上有一個小窗鑲著玻璃,便沖過去,一拳砸碎玻璃,爬進院內,打開大門。曹汝霖聞訊躲進兩個臥室間的暗室,逃過一劫。正在曹宅的章宗祥被學生認出,挨了一頓痛打。為了給曹汝霖一個教訓,學生放火燒了曹宅。大批軍警蜂擁而至,將許德珩等32名學生逮捕。

6月3日,軍警再次逮捕170多名北京學生。第二天被捕學生達800人,北大校舍成了臨時監獄。愛國學生被捕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怒。6月5日,上海工人舉行聲援學生的罷工。隨后,一些大中城市出現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的“三罷”高潮。斗爭以燎原之勢,迅速擴展至全國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不久,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被罷免。中國代表缺席巴黎和會簽字儀式。

趙家樓院內建筑中西合璧,分東院、西院和中院3個院落,被燒院落主要是曹汝霖之父所居東院,被焚11間。1948年,參加過“五四”游行的何思源任北平市長,專往趙家樓,看到曹宅“已成為一塊空地,尚未蓋房”。上世紀50年代后原址建樓成為招待所,后改為趙家樓飯店,東院墻上嵌“五四運動火燒趙家樓遺址”銘牌,于2002年5月1日對外開放,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資料來源:北京日報、“北京文化書系·紅色文化叢書”:《北京紅色遺存》

關鍵詞: 一世紀 青春 還原 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