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09:01:06
來源:互聯網
千龍網訊 5月8日-9日,大運河題材話劇《運河1935》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順利完成京津冀巡演。
“運河天上來喲,船行在水中央。夜黑去撒網,歸來迎天光!迎天光喲!”《運河1935》取材于“大運河之子”鄉土文學作家劉紹棠的作品,以濃郁的運河風情講述運河故事。本次演出在2019年首演版基礎上對舞美、劇情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加工修改提高,故事線索更加流暢清晰,人物形象愈顯立體鮮明。
舞臺上,《運河1935》以實景呈現漁船、拱橋、蘆葦蕩等運河特色景觀,以燈光設計和特制水聲音效營造運河潺潺流淌的氛圍,并且選用當地藝術代表之一鐵片大鼓,由名家王佩臣的高徒姚雪芬獻聲演唱。在這樣柔美的運河情中,全劇緊扣民族大義的運河故事更加動人。
2019年底首演后,出品方廣泛征集各方意見和建議,先后邀請十余位業界權威專家學者共同研討,為劇目加工修改提高不遺余力。新版本的《運河1935》與觀眾見面。相較于首演版,新版本精進了舞臺設計,將運河邊的群眾生活畫面更加細節化,賦予舞臺更具當時運河特色的煙火氣,讓觀眾愈加身臨其境,在真實時代背景下感受作品傳達出的運河精神和民族氣節。另外,新版本對劇情進行微調,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有血有肉,著更多筆墨于“小人物”的大擔當,呈現中華兒女的血性。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觀看演出后表示,《運河1935》經過了精心打磨和不斷修改,藝術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從演出效果來看,整體藝術氣韻和表現風格得到觀眾的認可。這是一臺風格獨特、值得稱道、比較成功的原創力作。
據悉,話劇《運河1935》將于今年9月開啟大運河沿線巡演。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