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五一!北京多個藝術展覽等待市民打卡

2021-04-30 15:16:06

來源:互聯網

中國美術館上新“沈鵬詩書作品展”、北京畫院推出“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畫廊周北京在七個藝術區獻上多元展覽……這個五一,北京各大美術館和藝術機構紛紛推出新展,等待市民打卡。

中國美術館、北京畫院展出大師作品

在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齊白石、黃賓虹是兩座并峙的高峰,兩位畫壇巨匠生前雖然偶有交集,卻身處一北一南,各自代表了近現代中國畫發展過程中的兩種不同形態。兩位先生去世后,家屬將家藏作品全部捐獻給國家,并分別由北京畫院和浙江省博物館收藏。今年,北京畫院特聯合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美術館,共同推出“隔花人遠天涯近——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于4月30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拉開兩位藝術巨匠同臺“對話”的大幕。

此次展覽分為“接木移花手段”“含剛健于婀娜”“不似之似為上”三大板塊,匯集齊白石、黃賓虹的花鳥作品、寫生、畫稿等共計169件套,全面地展現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藝術的發展歷程與卓越成就,并在此基礎上梳理呈現兩位藝術巨匠于寫生方式、創作題材及藝術理念層面的異同。展覽將展出至6月14日。

中國美術館于4月29日開啟了一場書法大師展“聞道未遲——沈鵬詩書作品展”。沈鵬1931年出生于江蘇江陰,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他精行草、善隸楷,以深厚的文化修養和自由的筆墨意趣昭示了文化對書法的重要性。此次展覽共展出沈鵬作品近80件,沈鵬歷年出版的畫冊、文稿、詩稿在展覽中亦有精彩呈現。展覽還展出了沈鵬和吳為山合作的《斥筆圖》和《路遇圖》,將展出至5月23日。

2019年,沈鵬向中國美術館捐贈20幅書法精品,使中國美術館書法典藏的寶庫再添活水。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透露,今年是沈鵬先生鮐背之年,中國美術館為他舉辦展覽,他卻遲疑“行嗎”,“他總覺得在源遠流長的詩書傳統的洪流里,自己還需很好的努力。故沈先生將本次展覽的主題定為‘聞道未遲’,足見先生在問道求真之路上的謙遜與不懈,以及沈先生為人為藝的人生高境。”

多家藝術機構獻上多元展覽

五一前夕,第五屆畫廊周北京攜手37家參展畫廊、非營利機構與獨立機構如約而至,一系列個展、群展、公眾藝術裝置、深度主題論壇和大型活動陸續亮相。今年畫廊周北京的參展陣容達到了歷史新高,不僅涵蓋了北京本地的含798藝術區在內的七個藝術區,全新的藝訪單元更是將成都、廣州、上海、香港、倫敦、紐約、巴黎和布魯塞爾的畫廊機構匯聚于此。

主單元中,三遠當代藝術中心帶來段正渠的個展“花兒依然開放”,展現藝術家近四十年來以西北高原為母題的繪畫實踐;站臺中國當代藝術機構為曾參加首都機場壁畫創作的藝術家袁運生策劃了個展“魂兮歸來”,梳理其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亞洲藝術中心則以沈勤、陳琦的雙人聯展“片石山房”聚焦中國當代水墨。在4月27日至5月2日的公眾日期間,畫廊周北京還將通過一系列豐富活動讓更多觀眾走入當代藝術,其中包括大眾藝術之旅、藝術書工作坊、主題論壇及特別公眾項目“日落放映”。

第16屆藝術北京博覽會將于4月30日至5月3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本屆藝術北京延續了當代藝術、經典藝術、影像北京、設計藝術、公共藝術5大版塊,約150家機構參展,展出面積近20000平方米。其中,“忻東旺回顧展”帶來多件藝術家從沒面世過的作品,展現從2004年至2013年近十年間,那些再現了中國社會變革的生動表情;多位攝影師作品構成的“影像北京”,用鏡頭記錄下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生活百態;“中國水彩”與八位藝術家呈現的水彩畫板塊,則令一個舶來的畫種展現出獨具東方文化特性的表現。

為助推北京與和田兩地文化交流,4月30日開幕的“和田玉雕藝術擷英作品展”通過“大展套小展”的方式舉辦“北派宮廷玉作”、“天下玉 揚州工”、“工巧則推蘇郡”、“海派玉雕 金鑲玉作”等個展,邀請北派、揚派、蘇派、海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及中國玉雕大師創作的和田玉雕藝術品來京展示,為首都人民獻上一場玉文化盛宴。該展覽將在官園珠寶城一層展廳展出至6月30日。

關鍵詞: 北京 多個 藝術 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