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緣是海角的起點與終點

2021-04-23 01:45:48

來源:互聯網

對于寫作,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有他的執(zhí)念:不求數量,只求質量。常常,他勸誡自己,“只寫你關心的東西”,而不是心急火燎,抓起什么就寫什么。當然,他關注的從來不是眼前這個大得沒有邊際的世界,而是他記憶中的那個小小的島嶼——他的故鄉(xiāng)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布雷頓角。

來自布雷頓角的饋贈

沒有哪個作家會比麥克勞德更懂布雷頓角。這個小島曾經與世隔絕,直到1955年才與加拿大本土連成一片。在近乎封閉的狀態(tài)下,麥克勞德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于是,等他拿起筆來,布雷頓角就順理成章地跳了出來,成了他寫作的圓心。

換言之,如果沒有那片高高佇立在大西洋邊上的海角,如果沒有那些流動著的、帶著鹽味的海風,就沒有麥克勞德的寫作。就像他在《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中所說,布雷頓角就像“小小的、平靜的子宮,培養(yǎng)著在外部發(fā)生、現在進入其中的生命”。同樣,沒有哪個作家會像麥克勞德那樣對待他筆下的句子。《布雷頓角的嘆息》中文版只有14萬字,他一寫就是13年。我們不知道在這些年月里,麥克勞德都經歷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始終像工匠一樣不緊不慢地打磨文字,最終留下了這部極具工匠精神的小說。

因此,如果靜下心來仔細閱讀,似乎也不難從那些精雕細琢的句子中找到一些小小的鹽粒。這是布雷頓角給予他的“血色饋贈”。如果命運能夠給他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麥克勞德或許會成為一名說書人,而不是聲名卓著的小說家。從《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到《當鳥兒帶來太陽》,再到《布雷頓角的嘆息》,他的小說早已把他內心的急迫展露無遺:不僅要講故事,還要把整個布雷頓角的過去、現在講個清楚明白。這樣的小說好比密度極大的云盤,從里到外的每個字節(jié)都密密實實地擠滿了故事,似乎再也沒有多余的空間去安放別的什么。

關鍵詞: 血緣 海角 起點 終點

推薦閱讀

今年慢綜藝16檔,出圈話題多為“尷尬”

發(fā)布于

簋街的色味與煙火

發(fā)布于

國產愛情電影面臨12年之癢

發(fā)布于

首屆“大戲看北京”展演季開幕

發(fā)布于

年度“最美的書”揭曉,25種圖書獲獎

發(fā)布于

城市,如何更“適老”

發(fā)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