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獎作品《人世間》首次改話劇 梁曉聲先潑冷水再送溫暖

2021-04-14 18:01:06

來源:互聯網

4月13日,梁曉聲現身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根據《人世間》改編的同名話劇在這里舉行媒體見面會和開票儀式。梁曉聲和青年導演楊佳音,編劇苑彬,以及該劇主要演員一起參加活動,并宣布該劇將于5月28日至30日在天橋藝術中心首演。

長篇小說《人世間》以北方某省會城市一個平民區“光字片”男主人公周秉昆的生活軌跡為線索,深度展現了十幾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真實生活和奮斗歷程。作品從20世紀70年代寫起,一直寫到改革開放后的21世紀10年代,時間跨度長達近50年。上山下鄉、三線建設、推薦上大學、恢復高考、知青返城、對外開放、搞活經濟、國企改革、棚戶區改造、反腐倡廉等近五十年來的重大社會動向和重要社會現象被一一記錄。

在小說中,梁曉聲以115萬字樸實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百姓們生活的磨難與困苦,書寫了他們懷揣夢想艱苦奮斗的尊嚴與榮光。2019年8月,《人世間》以最高票數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這部作品關注底層普通人,見證他們的奮斗史,引起很多讀者的共鳴,也吸引了該劇出品方和主創。不過,這也是梁曉聲第一部被改編為話劇的作品,起初他對于這種嘗試并不看好,畢竟上百萬字的體量、橫跨近五十年的時間長度,想要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在小小舞臺上呈現,的確非常不容易。“我先給制作人潑冷水,還讓她掉眼淚了,見了導演我又給導演潑冷水。”梁曉聲笑著說。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這些年輕人似乎并不害怕他兜頭一盆冷水,反而被這盆冷水激發了更大的興趣。當制作人經過幾次拜訪終于獲得他的授權后,他又和導演、編劇進行了交流,被他們面對這部作品時認真的態度和獨特的觀點而感動,放心地把作品交給了年輕人。

面對這樣一部大體量的作品,年輕人則顯得誠惶誠恐,都表態說一定要把這部戲做好。導演楊佳音是北京人藝的演員,曾導演過《模范監獄》等作品。他表示,把115萬字的作品改編成三個小時的話劇的確不容易,“但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工作,必須完成歷史交給我的任務。”編劇苑彬也表示,梁曉聲的原著為話劇的再創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話劇改編就是在這塊土壤上種上花草。”

一旦決定把作品交給年輕人,梁曉聲就選擇了絕對的信任。他表示,自己不會提前去看劇本,到時候會像普通觀眾一樣走進劇場坐在臺下看成品。另一方面,他還很溫暖地對年輕的主創們說:“這部戲觀眾喜歡,成就是你們的,如果觀眾不喜歡那就是原著的原因。”前輩的包容和支持,讓現場年輕的主創們都備受感動。

苑彬表示,在梁曉聲的支持下,話劇《人世間》將在保持現實主義底色的基礎上增添一些戲劇色彩,家庭成員彼此諒解成為劇中人物最直接的心理訴求。原著中的意外身亡、改嫁、出家等人物命運都將改換為圓滿的結局。劇中將采用時空變化、多層次、遞進式的舞臺風格,通過現實、回憶、內心等多線性疊化交織,激發演員真誠、真實、真摯的表演狀態,著力挖掘人物內心的心理變化,以最自然最舒服的敘事方法,探尋百姓遇見困難時的迷茫心境,宣揚“向善、向上、向美”的良好道德風尚。

一直活躍在影視界的演員喬振宇,此次將飾演劇中的男主人公周秉昆,這也是他的第一部話劇作品。他表示,這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會珍惜這次鍛煉和提升自己的珍貴機會,呈現《人世間》最好的一幕。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的杜若溪將在劇中飾演女主角鄭娟。演員郭家銘將在該劇全國巡演中出演男主周秉昆。此外,還有眾多來自北京人藝、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中戲、空政文工團等院團的優秀演員參演該劇,合力為觀眾奉上一部舞臺上的平民史詩。

該劇作為第五屆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壓軸大戲在北京與觀眾見面后,將前往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等20余個城市開啟全國巡演。

關鍵詞: 作品 人世間 話劇 梁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