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9 17:01:02
來源:互聯網
4月5日,由著名導演查明哲執導的話劇《霧重慶》在重慶首演。與此同時,查明哲的兒子查文浩正在北京緊張排練著中國國家話劇院2021年首部新創劇目《戀愛吧!契訶夫》,該劇將于4月14日至18日在國話劇場上演。在近期熱播電視劇《覺醒年代》中也有查文浩的身影,他在其中扮演革命青年鄧中夏。“我受父親影響很深,也跟他合作了很多作品,但不能總是活在他的光環下面。”查文浩坦言:“不管是導演還是表演,也不管是戲劇舞臺還是影視劇,我都愿意一步一步從底層做起,在多重跑道上向前跑。”
查明哲:用殘酷戲劇去警醒世人
查明哲是一位個人風格非常鮮明的戲劇導演。他1991年在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碩士畢業后,赴莫斯科國立盧那察爾斯基戲劇學院導演系攻讀博士研究生,獲得俄羅斯哲學(導演學)博士學位。在異國求學的4年里,他有400多天是在劇場度過的。那個時期,俄羅斯物質供應緊張,商店櫥窗柜臺空空如也,但生活窘迫的俄羅斯人卻總要衣著光鮮地走進劇場看戲,正如契訶夫所說:“少了戲劇,沒法生活。”畢業回國前夕,查明哲向導師、著名導演扎哈羅夫道別時,請教道:“戲劇對俄羅斯人究竟意味著什么?”夕陽西下,遠處教堂鐘聲傳來,扎哈羅夫深情凝望著劇院,輕聲說:“劇院就是教堂。”這句簡單的話給了查明哲巨大的心靈震撼和思想啟迪,也讓他日后的戲劇作品,都充滿著對精神和靈魂交流的執著追求。
從2001年進入中國國家話劇院擔任導演,查明哲執導了很多引起極大反響的話劇,包括《死無葬身之地》《紀念碑》《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立秋》《青春禁忌游戲》《……SORRY》《長夜》《中華士兵》等,多次榮獲各種獎項。從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的職位上退休之后,他依然在全國各地到處排戲,作品不斷。
比起各種輝煌的獎項和稱號,更加響亮的是他被業內戲稱為“殘酷導演”的綽號。一方面,查明哲導演的作品基本都是帶有思想探索的嚴肅戲劇,主題經常有關生死、道德等人生重大命題,舞臺呈現上也經常采用一些很刺激的表現手法,制造出極端困境去拷問所有人的靈魂;另一方面,他是一個非常嚴格苛刻的導演,對演員的表演、對舞臺上的細節處理,都有著極致的要求,甚至在時隔十多年之后重新復排一部作品時,他還能瞪著大眼睛清楚地對演員指出:“當年此處你有個轉身,你怎么忘了?”跟他合作的演員和工作人員都對他又怕又愛,但他卻很認可和滿意“愛折磨人的殘酷導演”這個評價。他說:“戲劇是關于靈魂的,我就是要用殘酷戲劇去警醒世人,讓他們感受到情感的撞擊、思想的撞擊、藝術的撞擊。我對自己和演員都會很認真,我很執著追求這些東西,真正好的演員也會希望這樣,所以這種‘折磨’其實對他們也是一種成長,我們一起享受‘折磨’。”
查文浩:不想“拷問”想跟觀眾對話
小名查查的查明哲之子查文浩,從小就在排練廳里看父親排戲,在劇場里看戲。他三歲半時,父母就帶著他到莫斯科的劇場看戲。對他來說,戲劇早就成為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有一天,查查忽然當著父母的面,把一場戲里13分鐘的臺詞一字不落全背了下來。高二時,他突然對查明哲說:“我想演戲,我會比你們更好,會擁有更大的價值。”就這樣,2008年,查查以導演系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后,他順利進入國家話劇院參與創作與演出,同時又到北京電影學院繼續進修了導演系碩士。
查文浩參演了很多部查明哲執導的話劇,包括《紀念碑》《死無葬身之地》《青春禁忌游戲》《夜》《中華士兵》等。他坦言:“我爸‘折磨’我,會比‘折磨’別人的尺度再加5分。不僅排練場‘折磨’,而且回家還得繼續‘折磨’。他對我的要求只會比對別人更高、更嚴格、更苛刻。他們這代人就不會輕易表揚自己的孩子。”由于經常合作,查明哲查文浩父子常常一起探討藝術,也總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我們探討激烈,說明我們各自的意識和自信都很強烈,我很喜歡這種狀態,我也很希望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去吸取他的觀點和想法。”
在導演父親的殘酷戲劇“折磨”中不斷成長,查查得了不少獎項,但他不滿足于此,他不僅積極和其他院團、導演合作,還自己導演了獨角戲《花心小丑》,風格和父親的作品截然不同,雖有生活的殘酷,但更多的是人性的溫暖。
“我和父親肯定有相似之處,畢竟我從小就看他的戲、演他的戲,我的身上肯定會有他的影子,但我跟他也很不一樣,因為他是處女座,我是雙子座,你能理解嗎?”查文浩酷似父親的嚴峻面龐上流露出調皮的笑容:“我們在對戲劇的理解方面,也有一些區別。他對問題的那種深刻剖析,那種殘酷也好,折磨也好,都是一種方式方法,其實是想刺激出演員潛質的東西。他們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創作者,又是從蘇聯留學回來,總有一種很強烈的想要通過戲劇啟示觀眾、拷問人們靈魂的愿望,但我恰恰沒有他這樣的追求,我希望更平等的對話和交流。或者說,我本身就不是很喜歡在劇場里被‘拷打’,我覺得這個感受不好。我更希望作品呈現出來的是溫暖的、溫潤的,是潤物細無聲的。”
查文浩正在執導的《戀愛吧!契訶夫》就是一部很有趣的喜劇,采取平行交叉敘事的手法,將契訶夫的幾部獨幕喜劇以及多部短篇小說放在了一個戲里,讓它以多條敘事線的方式多層次出現在舞臺上。他希望能用當代的審美和視角,讓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劇場,喜歡上這樣一個“活潑、詼諧、幽默、輕松,但不乏契訶夫氣質的作品”。
“這在國內戲劇舞臺上還是比較少見的,對演員、導演、燈光、舞美整個團隊的合作也是一次挑戰。我有很大壓力,但我也很有信心。”神情言語中,查文浩流露出自信的態度:“我在做案頭工作的時候,腦子里已經對這個戲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所以在邀請演員的時候,就非常詳盡地跟他們講述了我想要怎么排,這個戲的亮點是什么,演員將要演繹的是什么樣的角色。我準備得比較充分,所以各位表演藝術家愿意過來協助我一起完成這個作品。”
做導演不想活在父親“光環”下
查文浩非常感謝父親一直以來對自己的影響和幫助。在籌備《戀愛吧!契訶夫》的時候,他就向父親進行請教:“家里有這么一個大藝術家,而且他又是俄羅斯戲劇方面的專家,我當然得問了!他提出了一些他的想法,但我也有我的堅持,當我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我最終還是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查文浩笑道,“必須承認,我有一位這樣的父親,并且有跟隨他多年不停排戲演戲、跟他學習的經歷,使得我面對這些一級演員的時候能夠有底氣,不至于發怵。大家都對我很友愛,給我很大幫助。我們在一起排練的日子,都是很幸福的。”
除了戲劇舞臺,這些年查文浩還參與了很多影視劇的拍攝。“我是從現場副導演、導演助理、指揮群演這些很小的崗位做起來的,也是在橫店吃過苦的。我是故意要躲開我爸爸所在的領域,因為我要從事導演這方面的工作,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光環下面,那樣得到的夸贊和各種優惠條件很多,但聽到的真話會少一些。所以我要從最底層一點一點打拼,學習做戲做人。我也曾經期待過成名,一夜爆紅,但我現在成熟了不少。”
對兒子的成長,查明哲有更高的要求,也有內心的欣慰:“我希望他不要輕易滿足,而是要不斷學習。我不想要他去干什么或者很有名氣,也不會削尖腦袋去幫他,我認為應該讓他嘗試過了,然后自己作出判斷去選擇,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生命里面的價值。現在看起來他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專業上的能力,我還是蠻欣慰的。”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