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張電影票,怎么這么難?

2021-03-24 16:01:32

來源:互聯網

據報道,近段時期,不斷有消費者反映,他們在退電影票時遭遇了“退票難”。據統計,國內某大城市267家影院中,支持退票的僅78家,其中有的退票手續費高達原票價的近四成。

電影票“退票難”早已不是新鮮事了。近年來,相關討論隔三岔五進入公眾視線,可朋友圈里吆喝電影票“轉需”的還是不斷出現。退張電影票而已,怎么這么難?  

從現實情況來看,最大的難點就在影院。電影票一經售出、概不退換,這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社會對此已有共識;行業協會也已出手,發布通知要求電影票退改簽要優化流程、簡化手續。共識有了,通知發了,可從實際執行來看,開通“可退票”“可改簽”選項的影院依然不多。為啥呢?影院解釋為“防止惡意刷票”。確實,一部電影的預售成績會影響排片率,排片直接影響票房——曾有個別電影搞先買票刷數據、再大量退票那一套,是所謂刷票。可為了提防這一手,就能侵犯所有消費者的權益嗎?為了防范風險,就能設置霸王條款嗎?這說不通。

說到底,電影院還是過慣了拒不退換、只換不退的日子。有這一潛規則在手,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也因此,它們沒有足夠的意愿、主動性,去退改簽。可必須提醒的是,社會在發展、在進步。過去通行的、被默許的規則,不代表能一直用下去。如今,消費者對自身的合法權益更為看重,維權意識、能力越來越強。也正因此,電影票退改簽這一話題會頻刷存在感。所以,退票難,難在意愿、難在惰性、難在強勢、難在傲慢。

具體操作不難嗎?不難。其實,防止惡意刷票與允許退改簽,并非不可兼得。刷票這種操作并不高明,技術上完全可以識別,規則上完全可以防范。比如“實名制”,有這三個字足矣。允許退改簽,意味著已經落袋的錢要吐出去,勢必會給商家帶來損失。對此,早有人建議借鑒火車票退改簽的模式,實行“階梯式退費”;國內也有城市推出行業自律標準,提出根據退改時距離電影開場的時間收取費用??吹經]?退張電影票,在技術上完全沒難度,關鍵還在于積極回應呼聲、主動適應變化、堅決停止侵權。

關鍵詞: 電影票 怎么 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