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4 14:35:42
來源:互聯網
每個成年人,都可能在不經意間,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突如其來的崩潰,那或許是自幼開始的如影隨形的自卑,或許是伴隨工作而來的一瞬而至的無助,或許是不善表達導致的真情錯付,甚至或許是不堪忍受百般折辱而選擇的放棄一切……臺灣著名繪本作家幾米用一支深情而真誠的畫筆,溫柔地撫慰著這些苦悶彷徨的心靈。
“頭碰頭”是幾米這幾年的一個重要創作主題,從雕塑、油畫到專欄作品,都會看到小朋友和動物、植物頭碰頭的畫面,非常溫暖討人喜歡。近日,幾米最新繪本《頭碰頭說說話》由華文天下推出。
唯有實作
才能夠激發出可行的靈感
何以會想到以“頭碰頭”作為主題來創作?幾米表示,自己很喜歡與家里的寵物貓頭碰頭,“我很喜歡這樣的舉動,所以過去幾年來腦海里一有畫面,我就陸續畫出來。這些畫面非常溫暖我,也希望讀者可以得到這樣的溫暖。”
從1998年創作繪本至今,幾米始終保持著令人驚嘆的創造力,靈感何來也成為幾米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對此,他笑說人們都喜歡問創作者靈感何來,仿佛得知靈感來源的密徑,就可以依循此法找到創作的快捷方式。“其實我并不是那么相信靈感,因為天馬行空的點子實在太多了,但真正能夠確實轉化進行的卻很少,而其中能夠執行完好的更是微乎其微。”
幾米堅信的是:唯有實作才能夠激發出可行的靈感。他認為在想與作之間,不管經驗多豐富,都還是有差距,實際去一點一滴地琢磨、一步一步踏實完成,才是真的進度。不管多么偉大的夢想,放在腦子里沒能力毅力耐力去實踐,都不過是一場空。“不管有沒有靈感,要直接去創作,實際作了,進入狀態了,靈感就會出現,生活中里碰到的事想到的事,都會成為靈感的來源。但若不去創作,那些靈感終究會成為過往云煙,不會變成作品。”
幾米坦陳自己也常整日思索而不動手實作,最后全都是空想。“我也曾經堅持要把一切都在事前規劃好才開始,但往往到了實作階段,之前所有精密的計劃都被推翻。反而是不想那么多就埋頭苦作,在煎熬中,所有的困難都會找到完美的解答。創作創作,一定要創新實作。”
在《頭碰頭說說話》和《但愿有一天你會懂》中,都有一個秘密通道或是秘密空間。談及為何要作這樣一個設定,幾米表示,其實從他第一本作品《森林里的秘密》開始,就有了這個設定:在《森林里的秘密》里,毛毛兔帶著小女孩前往一個神秘的空間。《躲進世界的角落》也是主角小男孩進入人所不知道的秘密角落的故事。“不管是秘密通道或是空間,都是想創造一個日常壓力環境之外的喘息之地,似乎逃到那里就可以躲起來不被煩擾。如此說來,也許這是我心里面的期望,躲到一個不受煩擾之地。”
作品跑來選擇我
這或許是創作的神秘之處
幾米近幾年的作品《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閉上眼睛一下下》《但愿有一天你會懂》所討論的話題都和親子關系、孩子教育相關,他覺得并非是自己刻意選擇了這些話題創作,而是“作品跑來選擇我”。
幾米講述說他的創作過程,通常是腦海里有了畫面,他覺得這個畫面很有趣、很可愛,就趕緊畫下來。畫了一張之后,就會設想這個畫面之前之后發生了什么事,或者有相關類似同樣形式的圖,“慢慢一張一張畫出來,再慢慢編織成故事。在落筆的當時,我往往不知道故事是什么、主題是什么,一感受到我有很想要畫下來的畫面,我就動筆了。等到畫作慢慢累積,畫面間彼此交織,我才能夠去捕捉這些畫面里的故事,到最后才出現主題。這是創作的神秘之處,我永遠對此感到敬畏,因為我捉摸不到,只能聽創作對我說話。”
比如《但愿有一天你會懂》,幾米說這本書源自于書中那幾張跨頁的、小孩與動物頭碰頭談心的圖畫,“之后我就會設想為什么小孩會去做這件事?是不是有什么事難以跟其他人說,只能找動物訴說?慢慢就發展出小孩與父母的故事主題來。”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