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3 16:02:34
來源:互聯網
編者按:又到一年春來時,人們紛紛走向戶外看花賞景。在北京賞花,讀的是花叢后面的古老建筑,聽的是跟花有關的人文故事。“花開的日子——漫步北京賞春花讀建筑”主題游線路,依據北京春天最具代表性的12種花分布點進行梳理,囊括了迎春花、玉蘭、桃花、梅花等,賞花線路或目的地輻射到北海公園、中山公園、景山公園、明城墻遺址公園、頤和園等北京標志性建筑或者網紅打卡地。在賞花的季節,千龍圖庫攝影師用鏡頭記錄美好生活,邀市民漫游花海,春游北京。
玉蘭
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推薦觀賞點:頤和園(樂壽堂、玉瀾堂)、天壇公園(齋宮)、北京植物園(木蘭小檗區、木蘭園)、紫竹院公園(福蔭紫竹院)
玉蘭,花大而香,晝開夜閉,午后至黃昏前是其花朵的盛放期,花姿怒放,狀如玉蝶。趙雅丹攝
玉蘭花又名望春花、玉堂春、木筆花,屬于木蘭科落葉喬木。因其花“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故稱玉蘭。
玉蘭正二月開花,花期只有10天左右,屬于早春的花卉,故有望春花之名。由于它的花期伴隨著緯度的升高而逐步推遲,故北京和廣州相比,開花期相距達3個月之久。常見的玉蘭花有白、紫、紅、黃四種顏色。玉蘭花花大而香,晝開夜閉,午后至黃昏前是其花朵的盛放期,花姿怒放,狀如玉蝶。玉蘭樹主干挺拔通直,高可達20米,自古就是搭建房屋、造船制槳的優良用材。
王維的《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描繪辛夷花美好形象的同時,也表達了詩人抱負難展、只能寄情草木的失落感。高澤鴻攝
我國關于玉蘭花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先秦詩人屈原的《離騷》。《離騷》中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詩人高潔的人格。唐宋時期,人們將白色的玉蘭稱為木蘭,紫色的玉蘭稱為辛夷。
玉蘭清新淡雅、寓意豐富,又容易成活,因此作為一種重要的園林樹木,被中國古人廣植于風景勝地、庭院廟宇之中。明代《長物志》作者文震亨認為:“玉蘭,宜種廳事前。對列數株,花時如玉圃瓊林,最稱絕勝。”在我國古典園林和寺廟中,玉蘭也確實是這樣栽種的。
北京市屬公園里玉蘭樹眾多,特別是在頤和園、天壇、北京植物園,玉蘭的栽種歷史久遠,往往獨樹成景。
白居易在《題令狐家木蘭花》寫道:“膩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從此時時春夢里,應添一樹女郎花。”首句以“玉指涂朱粉”來贊美木蘭顏色細膩均勻,內白外紫。文平攝
頤和園樂壽堂院里的數棵白玉蘭花開時滿樹繁華,與古建筑典雅相映,與長廊“邀月門”外一株古玉蘭一起,被稱為“玉香海”。
明代《長物志》作者文震亨認為:“玉蘭,宜種廳事前。對列數株,花時如玉圃瓊林,最稱絕勝。”王保生攝
明清文人喜歡制作玉蘭花饌。玉蘭花饌選擇花瓣厚實的玉蘭花,“擇洗清潔,拖面麻油煎食極佳,或蜜浸亦可。王保生攝
紫竹院公園福蔭紫竹院共種有10棵玉蘭,透過玉蘭花,報恩樓燦金的云紋和朱紅的欄桿影影綽綽,互相映襯得更加嫵媚。
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石帥攝
天壇公園齋宮是一處環境優雅的景區,紅墻碧瓦間更顯得玉蘭花冰清玉潔、砌玉幽芳。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