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赴一場薺菜的盛宴

2021-03-23 14:16:39

來源:互聯網

我覺得最早給春天通風報信的,應該是薺菜,這邊冰雪還未來得及消融,薺菜已經在時間的跑道上擺好了起跑姿勢,季節的“懿旨”剛擬好,它們便率先破土而出了。

春天一到,我的味蕾便開啟了一場薺菜的盛宴。薺菜,是我最喜歡的野蔬,沒有之一。上個星期剛包完薺菜餃子,這個星期特別想吃薺菜大肉包,于是休息天起了個早,這個早起得有點“冒險”,因為新鮮的野薺不一定有,連續下了幾天的雨,天氣又特別陰冷,這個天去田頭挑薺菜得是有多勤勞的人,但心里架不住薺菜大肉包的誘惑,決定“鋌而走險”。果然在菜場轉了大半圈,沒有看到薺菜,就在心生失望的時候,突然看到前方一農婦面前堆了半蛇皮口袋的薺菜,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欣喜油然而生。

我稱了一斤,她說,你看我這薺菜多好,今年天暖,薺菜很快就要老了,剛才有人一下稱了五斤。我驚訝,五斤,怎么能吃得完?她說,放冰箱冷凍啊,一年都不得壞。我趕緊問,怎么弄?她說,洗干凈,燒一鍋開水,撒點鹽,把薺菜丟進去燙下,然后撈出來擠水攥成團,再一個一個用保鮮膜包好放冰箱冷凍就可以了。高手果然在民間。于是我稱了三斤。

回到家,把薺菜收拾干凈,先按農婦的方法攥了六個薺菜團子放冰箱冷凍,看著它們碧綠如翡的樣子,我假裝挽留住了春天。發面,調餡,開蒸。喜歡薺菜,也是喜歡它生性隨和,素的也好,跟肉混搭也好,它獨具的那種清香都釋放得淋漓盡致。包子蒸好后,一口氣吃了兩個,感覺周身舒泰,一種由內而外的滿足。喜歡的東西要分享,第二天我把包子帶到單位讓同事品嘗。一80后的小同事嘗了一口,立馬驚叫起來:呀,是薺菜餡的,太喜歡了,小時候一放學老師就帶我們去挖,可開心了。我真替她慶幸,她遇到了一個好老師。

我覺得沒有挖過野菜的童年稱不上一個完美的童年,小時候我們玩耍的重頭戲就是挑薺菜。春天剛到,田頭菜地便出現我們小小的身影。那時候挑薺菜真的不是為了吃,只是玩,母親做過關于薺菜的所有吃食我都沒有深刻印象。在那個物質還比較匱乏的年代,每個主婦都是精算師,吃一頓野菜,刮掉的油水后面得要多少葷腥來補,這個“坑”主婦們一般都不會去填。倒是腦滿腸肥的現在,抓一把薺菜,直接丟進開水里,只放鹽,不加油,原汁原味,且去油膩。這種吃法深得我心。

薺菜很潑,不挑地方長,南北方都有,就是叫法不一:地地菜,雞心菜,地米菜,菱角菜。而《本草綱目》中除了叫薺菜,只有護生草一名,這個名字不由讓人陡生溫暖,薺生濟濟,護眾生也。我覺得這個“護”不僅僅是果腹充饑,曾慰藉過年少時我們的事物一旦打上時光烙印并被刻在記憶深處,就是披在我們身上的一層鎧甲,一直會伴隨我們抵御來自這個世界里的生硬和荒涼。薺菜于我,亦是。

關鍵詞: 春天 薺菜 盛宴